第一七零六章 奇兵(第2/2頁)

“金陵那幾個自立為王的鼠輩,雖然並非都是王爺的人,可是至少有一路人馬,如今還在聽從王爺吩咐。”楚歡嘆道:“所以王爺所說的兵馬,就在金陵,金陵如今據說有三個王,德王、仁王、成王,卻不知哪一位又是王爺的傀儡?”

漢王道:“德王孟飛,金陵半數兵馬都在他的手中,楚總督,這應該算是本王的一支奇兵吧?你西北軍入西谷關,自然是先要攻打西山道,喬明堂只能將兵馬調到西邊抵擋,如此一來,金陵兵突襲而上,配合西北軍夾擊西山,不出意外的話,極短時間內,就可以拿下西山。”

“果然是好計謀。”楚歡道:“只是王爺也說過,金陵兵馬,能戰之兵也不到兩萬人,孟飛就算占了半數兵力,也不過萬人而已,難道王爺就依靠這近萬兵馬與西北軍結盟?西北三道,雖然貧瘠,但畢竟根基在那裏,三道數百萬之眾,王爺所說的金陵兵,不過占據金陵一半地盤,連一道都沒有,而且尚有其他幾個偽王虎視眈眈,一旦孟飛率兵出擊,所占之地,自然很快就會被其他人占據,我很難想象,這支兵馬一旦離開金陵,後勤供應從何而來?”

“楚大人又何必為此擔心?”漢王道:“本王知道,你西北如今糧草緊缺,即使不入關,西北也會鬧大饑荒,而西山道和安邑道並無兵災,兩道百姓耕作如常,距離秋收也不過幾個月而已,只要到了秋天,西山和安邑就會有大批的糧草,我們只要拿下西山和安邑,要養活十萬兵馬,根本不在話下。”

楚歡道:“王爺的意思,我明白了。王爺是看中了安邑和西山的糧食,準備在秋收之前,拿下這兩道,有了糧食,招募兵馬不在話下,而且可以以此為根基,攻打河西!”

漢王點頭道:“不錯,河西相比起西山和安邑,產糧遠遠不如,如果繼續被秦國控制西山和安邑,那麽秋收之後,這兩道的糧食必然會調運到河西,河西之兵身經百戰,作戰能力極強,如果糧草充足,便難以對付。可是我們如果搶在秋收之前拿下這兩道,河西的糧食供應就成問題,到時候對付河西,也就容易得多。”

黑先生此時終於插話道:“正是如此,行軍打仗,打到後來,就是比雙方的後勤供應誰優誰劣。拿下了西山和安邑,此消彼長,再打河西,易如反掌。楚總督,打下這兩道,你西北的燃眉之急便可迎刃而解,而且你手下的西北將士,都能夠吃飽肚子,相比起王爺,打下這兩道的意義,對你更為重要。”

“你說得好像很有道理。”楚歡嘆道:“如果沒有王爺的金陵兵配合夾擊,西北軍就算入關,要想拿下西山,恐怕也不是容易之事,一個不慎,甚至會僵持很久,這對西北軍大大不利,而王爺的金陵兵與西北軍結盟,對西山發起突襲,隨後北上攻取安邑,即使河西發兵救援,以盟軍的實力,扼守關卡,想要守住所取之地,應該也不困難。”

漢王道:“不錯,楚總督,現在你該明白本王與你結盟,對你我雙方都是大有好處之事吧?你也不必擔心本王會與你爭什麽,本王的目的,就是打到河西,毀掉秦國,拿下西山和安邑,一切都由你處置,本王手中的兵馬,就算相爭,也爭不過你西北軍。本王先助你拿下這兩道,你只要答應本王,隨後會找尋機會,協同本王攻打河西,那麽你我的結盟,便是合則兩利了。”

“王爺當真要幫我拿下西山和安邑,卻不與我爭奪?”楚歡眼睛微亮,向漢王走出幾步,黑先生微眯起眼睛,漢王卻是往後退了兩步,含笑道:“楚總督難道不相信本王的話?”

楚歡卻是皺眉道:“我相信王爺,可是王爺卻似乎並不相信我!”

“哦?”漢王道:“楚總督何出此言?”

楚歡道:“我想靠近王爺,王爺倒似乎擔心楚歡會對王爺不利……!”

漢王一怔,隨即笑道:“楚總督多慮了,既然結盟,自然是坦誠相對,本王又何嘗擔心楚總督對本王不利?楚總督是聰明人,至少明白,現在就算本王真的落在你手中,你殺了本王,遠不如留下本王做同盟有用。”他背負雙手,竟是往前走了兩步,田候皺眉提醒道:“王爺,小心此人,此人口蜜腹劍……!”

“田候,不必多言。”漢王慨然道:“楚總督是英雄好漢,又怎會對本王不利?自今而後,本王與楚總督就是朋友,以前我們雙方的恩恩怨怨,就此煙消雲散,誰也不要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