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五五章 求援(第2/3頁)

定武冷哼一聲,道:“也就是說,就算夷蠻人攻不下武平府城,兩個月之後,咱們也要活活餓死在城裏?”

馬宏“撲通”跪倒在地,顫聲道:“臣……臣只是將實情據實稟報,不敢隱瞞。臣……臣覺得為了聖上的安危,這座城卻不能一直死守下去?”

“不守城?”一名官員立刻叫道:“難道要開城投降不成?聖上,臣便是粉身碎骨,也要與夷蠻人拼到底。”又道:“馬部堂,咱們的糧食可以支撐兩個月,夷蠻人又能支撐多久?他們遠道而來,根本沒有後勤隊伍,人越多,需要的糧食也就越多,你們之前也都看到了,夷蠻人過來的時候,根本不見他們的糧隊,就算他們身上帶了各自的口糧,那又能堅持多久?三五天,還是十天半個月,又或者能支撐一個月?咱們就和他們比拼下去,看看誰最後撐不住。”

馬宏皺眉道:“聖上,事情並非如此。河西的兵力,除了大都在燕山,剩下的也都在武平府城了,河西大城十三座,小城不計其數,除了武平府有近衛軍鎮守,其他各城的防衛都是薄弱不堪,以夷蠻人的人多勢眾,他們雖然打不下武平府城,可是要攻打其他城池,特別是防守薄弱的小城,卻是輕而易舉。”

邊上那官員道:“馬部堂,下官明白你的意思,你是說夷蠻人四處劫掠,補充軍需,是不是這個意思?”

“不錯,就是這個意思。”馬宏對於錢糧之事畢竟還是有些經驗,他此番當眾說起此事,說到底,還是擔心過些時日突然缺糧,到時候定武難免會找他麻煩,將責任推到他的頭上,既然如此,還不如當眾將事情說透,日後即使缺糧,這裏先打了埋伏,實現早早就做了稟報,而且將實際困難都已經說清楚,如此到時缺糧,也好有說辭,比起到時候定武因缺糧盛怒之下很可能要了他的老命,還不如冒著今日受斥責的可能盡實說來,實話實說,定武總不至於今日會因此而要了自己腦袋,“武平府城被圍,所有道路都被封鎖,所有的物資,我們如今只能依靠城內現有,再也不可能有一粒糧食送入城內,而夷蠻人卻可以通過劫掠補充所需。”

那官員嘿嘿笑道:“馬部堂,你要知道,河西本就不是產糧之地,即使各城有存糧,數量也是很少,你可知道,這城外是五六萬人的夷蠻兵,除了這些吃糧的人,他們坐下的馬可也得都要吃糧食。如今是冬天,自然沒有地方可以找到馬料,就只能用糧食飼養,這加起來,那可是十多萬張口,試問哪個城池有這麽多的糧食支撐他們?”

“一座城不可以,兩座城,三座城,十座城呢?”馬宏爭辯道。

官員冷笑道:“武平府城周圍的城鎮,恐怕已經被之前的夷蠻人搶了個遍,他們還要搶糧,只能去更遠的地方,來回調動,到處搶糧,到時候他們疲於奪糧,哪裏還有精力攻打武平府城?說到底,只要我們堅守城池,一直撐下去,總能夠撐到夷蠻人灰溜溜的退兵。”轉向定武,拱手道:“聖上,臣以為,夷蠻人大舉來犯,武平府城未必是孤城,外夷來侵,難道天下人都眼睜睜地看著?臣以為他們也會想辦法先驅逐夷蠻人,說不定已經有援兵正趕來救援。”

眾官員頓時竊竊私語,交頭接耳。

定武淡淡道:“馬愛卿,你一直說我們缺糧,又說夷蠻人可以在河西搶掠補充後勤,是否想說,我們撐不過夷蠻人?”

馬宏忙道:“臣……臣絕非此意……!”

“那你是什麽意思?”

馬宏想了一下,終是道:“臣……臣以為如今的形勢,該……該請援兵!”

“請援兵?”定武斜睨周邊眾臣,見眾人都是低著頭不說話,問道:“你說的援兵,又在何處?”

“這個……!”馬宏卻也是低著頭,額頭微微冒汗,擡手用衣袖擦拭了一下,偷眼瞅了定武一眼,“臣……臣不敢說……!”

“你既說有援兵,又如何不敢說?”定武皺眉道:“朕說過,如今夷蠻兵臨城下,只要有好對策,但講無妨,朕不會怪罪。”

其他大臣也都是心中納悶,大家對目前天下形勢也是頗為了解,南邊的湖津梅隴防禦河北青天王,不敢輕舉妄動。燕山那頭,秦軍主力抵擋遼東軍本就吃力,更加上此番變故,說不定身在前線的夷蠻兵已經造反,雖然事發之後,定武第一時間派出快騎前往燕山,希望趕在夷蠻信使之前將夷蠻人叛亂的消息送給燕山秦軍主將文普,好讓文普做好前線夷蠻騎兵叛亂的準備,但是文普是否率先得到消息,又是如何應對變故,河西這邊已經是得不到半點消息,想要文普突然出現在武平府救援,可能性也實在太小。

至若西邊,此前定武還以安邑袁崇尚和西山喬明堂互為犄角,做好防禦楚歡西北軍的準備,甚至派出馮破虜率領上萬精騎前往支援,但是結果卻一敗塗地,楚歡在短短時間之內,已經將西線防禦完全摧毀,只要西北軍進軍河西,沿途幾乎沒有任何有力的防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