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五六章 煩惱(第2/3頁)

突施汗的目的當然不會只想指揮這一場戰爭,他卻是想要借此機會,大展雄風,讓自己成為真正的草原盟主。

要達到這個目的,必然是要不惜一切代價打下武平府城,一旦取勝,威名遠播,自然而然成為有史以來夷蠻部族第一個率軍攻下河西府城的統帥,此後對草原的影響,勢必無人可比,可是一旦損兵折將鎩羽而歸,那麽非但不能威震草原,恐怕日後反倒要成為各部族取笑的對象。

所以突施汗早已經是下定決心,攻不下武平府城,就絕不能退兵,無論付出什麽代價,都要拿下眼前這座堅城。

夷蠻兵擅長馬戰,不長攻城,這一點無論是秦人還是突施汗自己都一清二楚,鐵鉤繩索這些簡簡單單的攻城工具,對於眼前的武平府城來說,實在是和自殺無異,死傷的多了,各部落的將士都少了許多的動力,畢竟他們是來求財,不是為了來送死。

之前各部族爭先恐後往武平府過來,哪怕是經過沿途的城池,也是旋風般而過,對他們而言,那些村鎮小城,實在沒有太大的吸引力,真正的黃金美人,應該都在武平府城之內,可是攻城無數次,死傷不少,武平府城卻難以撼動,這讓不少部族開始回過頭來,想著是否要往其他地方劫掠一番。

讓突施汗煩惱的,正是如此。

正如馬宏所料,夷蠻數萬兵馬,每日裏的消耗確實不少,而他們也確實習慣於就地取材,派出兵馬劫掠糧食,只是武平府城附近的村鎮,先前就已經被掃蕩多次,等到夷蠻軍大舉來犯之時,周邊附近的村鎮,不是被劫掠一空,便是百姓大批逃難,人跡罕見,如今想要通過劫掠補充幾萬兵馬的補給,只能去往更遠的地方。

此時各部族開始想明白,大家是來求財,不是為了送命,既然攻打武平府只能增加傷亡,那還不如打著補充後勤的名義,外出搶掠,所有部族都不願意眼睜睜地望著別人去打劫,都是叫囂著要去劫掠,這才短短十日,人心就開始離散,如果是這樣,就算再打上三五年,恐怕也不會有什麽效果。

突施汗知道絕不能讓士氣就如此渙散下去,必須想出法子繼續站場戰事,不但要找到合適的攻城方法,而且還要對後勤進行妥善的安排。

對於各族將領爭搶著要去劫掠補充後勤,突施汗只能用草原上最古老的辦法來解決,那便是抽簽,將長短不一的竹簽插在地下,爾後各族將領各自從地上拔出竹簽,竹簽長者,領兵去周邊劫掠,而竹簽短者,只能留下來繼續攻城。

五六支部族抽得長簽,歡喜不已,各自率領著本部兵馬,離開駐地,四處劫掠,上萬人馬就此脫離大隊。

即使如此,圍城的夷蠻軍兵力卻也足以困住武平府城。

突施汗雖然出自夷蠻,沒有讀幾本書,但卻是個極為狡猾之人,軍中有不少劫掠而來的俘虜,突施汗將這群中原人聚集起來,當眾懸賞,誰能夠想出辦法攻破城池,不但可以歸還自己,還有大大的賞賜。

他很清楚,真正了解中原的就是中原人,能夠想出法子攻破武平府城的,恐怕也只有中原人。

突施汗向中原俘虜問計,也實在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只是他這靈光一顯的辦法,卻是起了極大的作用,很快就有俘虜站出來,告知中原人戰爭,一旦攻城,都會有大量的攻城武器作為依仗,幾乎不曾進行攻城戰的突施汗對攻城武器還真是十分的陌生,得聞此策,有些疑惑,等到稍作解釋,頓時大喜過望。

隨即他很快又犯難,攻城武器說起來簡單,但是真要制造起來,卻並不容易,必須要有手藝精湛的工匠木匠按照圖紙才可能完成,而俘虜之中,大多是女人,少量的男人還沒有工匠在其中。

而且要攻下武平府這樣一座堅固大城,攻城武器的數量絕不能少,要在短時間內制造出大批的攻城武器,所需要的工匠數量又豈在少數?

突施汗第一個念頭便是派兵在河西找尋工匠,可是夷蠻大軍來到,河西的百姓紛紛逃亡,以夷蠻騎兵的機動能力,要追拿逃往的百姓,當然是輕而易舉的事情,可是要在無數難民之中找到工匠木匠,那卻是大海撈針。

百姓沒有在自己的額頭上寫明自己的職業,自然無法辨識出誰是工匠,而且工匠的數量本就不多,一百個人中能找到一個,就已經是十分了不得的事情,要在短時間內找尋大批的工匠木匠來制造攻城武器,幾乎是無法完成的事情。

突施汗雖然為工匠之事犯難,可是他倒也是個說話算話之人,提出攻城武器辦法的俘虜,他不但按照承諾釋放,也確實賞賜了一錠金子還有一袋糧食。

雖然大多數俘虜心中對夷蠻人痛恨不已,始終也沒有說一個字,可是看到夷蠻人信守承諾,竟然真的放人離開,便有人心中生出了希望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