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八零章 收獲中的苦惱(第3/4頁)

武平府城既然失陷,文普麾下的秦軍後方不穩,而且沒有兀自繼續供應上去,就算想打也已經打不下去,不出意外的話,秦軍只能撤兵,而遼東軍越過燕山也只是遲早的事情,以遼東軍的戰鬥力,一旦越過燕山,一路之上,根本沒有可以抵擋他們的力量,他們可以一路橫掃直達武平府城,到了那個時候,西北軍除非放棄河西,否則只能與遼東軍展開一場惡鬥。

當今天下,論及人馬眾多,自然無可出天門道左右,論及錢糧之充實,卻也無人能比金陵徐昶,可是要論及戰鬥力,自然非西北軍和遼東軍兩大軍團莫屬。

燕山之後,河西東邊再無天險可守,從燕山到武平府城,雖然是在寒冬大雪天氣,但是以騎兵的速度,最慢也只需要半個月便能兵臨城下。

依靠現在這座被夷蠻人摧殘的殘破不堪的城池固守,當然沒有任何可能守得住,而且就算現在便開始修葺殘破之處,加固城池,半個月時間,也根本不可能讓武平府城恢復原狀。

而楚歡實際上也根本沒有想過堅守城池。

楚歡此番出兵河西,步騎兵加起來也有近五萬人,其中不少還是新招募的新軍,相比起遼東軍,在兵力之上自然是占不到優勢。

西北軍令行禁止,號令嚴明,這也是西北軍戰鬥力強盛的最重要原因,可是據楚歡所制,遼東軍雖然分為遼東三騎,但是在赤煉電的指揮下,紀律同樣嚴明,在戰場之上,驍勇善戰,其戰鬥力卻也是十分強大。

如果說遼東人相比起西北軍有什麽弱點,恐怕也只能是後勤方面。

疆場之上,人多有人多的好處,可是人少卻也有人少的好處。

而有時候,人多的好處正是人少的弱點,而人少的好處,卻恰恰又是人多的弱點。

楚歡出兵河西之前,就已經想過一旦占據河西,接下來必然要面對遼東,所以早早就做好了功課,對遼東的情況多有了解。

特別是遼東至河西的地理概況,楚歡更是十分上心。

平心而論,控制河西走廊之後,從西山道往河西運送輜重物資,雖然算不得有多方便,但是沿途倒也還算得上是順暢,而遼東往河西運送糧草,除非繞道河北,否則就只能從燕山山脈穿過,河北是青天王的地盤,要從河北運送物資,等若送肉到狼嘴邊,遼東人自然不會選擇這條道路。

燕山山脈地勢險峻,道路狹窄,要從遼東輸送物資進入河西,當然是一段十分艱辛的道路相較於西北軍的後勤通道,自然是困難得多。

遼東軍兵馬眾多,固然實力很強,但其壞處便是所需要的後勤物資必將十分龐大。

遼東軍之所以威震天下,在於遼東三騎威名赫赫,而遼東三騎作為騎兵,消耗的物資更是天文數字。

一直以來,遼東的兵馬物資供應,俱都是從朝廷劃撥,因為遼東軍衛戍邊關,不但要壓制高麗,還要提防夷蠻,對帝國的邊境安危十分重要,所以帝國四大糧倉之一的吉平倉,也一直都是遼東軍的糧草來源。吉平倉囤積著河北道與福海道的糧草,朝廷對於遼東軍的支持,一度也是不遺余力。

只是自青天王在河北發動起義,實力很快席卷整個河北道,吉平倉不但無法得到河北道的糧食補充,反倒是朝廷出兵往河北圍剿青天王,卻也是從吉平倉調撥了不少糧食,吉平倉如今實際上也已經是空倉一處。

也便是說,最近這幾年來,遼東軍的糧草供給,只能依賴於遼東本土,便是福海道,也因為青天王的勢力滲透,根本無力向遼東繼續提供後勤支援。

以遼東一道之力,要長期供應十萬兵馬,其中還有數萬是騎兵,這當然是極其困難的事情。

雖說赤煉電在遼東囤積了大批的後勤物資,但是由於赤煉電在遼東為了穩定人心,並無做過強征賦稅之事,以遼東本土的供應,要供養如此龐大的軍團,這些年每年的財政都是入不敷出。

楚歡心中自然是有一本賬,如果西北軍和遼東軍正面交鋒,兇多吉少,很難是遼東人的敵手,而且他更清楚,西北軍主力一旦在河西與遼東郡交鋒失敗,那麽很可能會造成後方的動蕩,無論是西北還是剛剛征服的西山道乃是安邑道,目下都能夠安然無恙,無非是楚歡手中握有強勢兵力,誰都不敢輕舉妄動,可是楚歡從沒有忘記,隱藏在暗處的敵人,實在是多如牛毛。

且不說西北,僅西山道境內,便有許多地方草寇十分猖獗,只因為楚歡屢屢出兵清剿,才讓西山暫時歸於安定,眾多地方草寇不敢露面,可是一旦前線有失,保不準那些人便會突然竄出來,將後防攪得雞犬不寧。

與遼東軍的交鋒,自然是要慎之又慎,不能有絲毫的疏忽,而且與遼東軍的對峙,世間拖得越久,只能是對西北軍越加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