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一二一章 鼎定乾坤(第2/6頁)

最為緊要的是,自己的後宮也算是頗為和睦,唯一有些不對付的便是媚娘和蔌蕥,所以楚歡一有機會,也盡量讓兩人多接觸,緩和關系。

走在大街上,路邊時有賣小吃的商販,只走了半條街,媚娘的肚子都要撐起來。

街邊一處,有一張桌子,左右掛著幾幅字畫,一名老者坐在桌後,正提筆書字,筆走龍蛇,蒼勁有力,楚歡忍不住走近過去,先看那副字,拍手道:“好字好字!”

那老者擡起頭,笑道:“閣下……!”尚未說完,便即呆住,楚歡看到老者面孔,也是一怔,兩人四目對視,半晌過後,楚歡才道:“徐……徐先生!”

那人樣容清健,也緩過神來,微笑道:“多年不見了。”

這老者竟赫然是徐從陽!

徐從陽在秦朝之時,任職都察院左都禦史,更是齊王瀛仁的老師,京城陷落之後,便下落不明,楚歡萬沒有想到他竟然在大街上寫字。

他乍一看見,還不敢確認,但看到那眉宇間熟悉的深台,這才確定。

“徐先生,你怎麽在這裏?我……我派人找過你,一直沒有你的下落。”楚歡嘆道。

徐從陽微微一笑,楚歡四下瞧了一眼,才道:“徐先生,那邊有個茶樓,不知……先生方便一起喝杯茶?”

徐從陽想了一下,起身來,道:“請!”

楚歡回頭向媚娘二人囑咐幾句,這才與徐從陽進了茶樓,到了最高一層樓靠窗的位置,包了整層樓,不讓閑人打擾,又要了茶水和點心。

楚歡親自給徐從陽倒上茶,徐從陽嘆道:“皇上和當年一樣,並沒有太大改變。”

“總是有些改變的。”楚歡也嘆了口氣:“先生為何不來找我,我一直在等著先生。”

“找皇上要官職嗎?”徐從陽含笑道:“我半輩子都在官場,實在有些累了,如今兩鬢斑白,哪裏還會想著當官。而且皇上唯才是舉,不問出身,選撥了無數人才,如今楚國的能人輩出,否則這天下也不會治理的如此國泰民安。”

“先生誇贊了。”楚歡道:“先生如果出山,自然能夠為百姓做更多的事情,先生,你能不能……隨我回朝?”

“皇上,對你來說,朝中不缺我一人,對我來說,也不想再進仕途。”徐從陽淡定從容:“我老了,也做不了什麽事情。我看到百姓安居樂業,心裏很為皇上高興,百姓能有皇上這樣的聖君,也是他們的福分。縱情山水,閑來寫書賣字,也是我的快樂所在。”

楚歡只是輕嘆一聲,並不多言。

“皇上,不知……他是否還好?”徐從陽沉默片刻,終於問道。

楚歡當然知道他問的是誰。

齊王瀛仁殺死太子,卻得知太子竟是親生父親,一夜之間,就此瘋癲,雖然楚歡和他情分已斷,但憐憫他的可憐,更看在皇後元瓊的面子上,讓人找了一處別致的莊園,派人照顧終老。

楚歡將瀛仁的近況告之,徐從陽沉默半晌不語,良久才含笑道:“皇上,我還要賣字,你……也忙!”

楚歡知道他心中的隱傷。

齊王自幼是徐從陽一手培養起來,最終卻落得如此下場,徐從陽心中勢必黯然。

因為齊王,徐從陽始終覺得自己是秦國人,所以楚歡就算再誠懇,也難以讓他成為楚國的臣子。

“先生如果有空,還請時常入宮指教。”楚歡真誠道。

徐從陽微一沉吟,終於道:“小二,拿紙筆來!”

茶樓小二送來紙筆,徐從陽也不廢話,提筆書寫,一蹴而就,捧起呈給楚歡,道:“今日相逢,他朝未必還能再見,這是老朽送給皇上的一副字,算是紀念吧!”

楚歡小心翼翼接過,只見到上面寫了兩個字。

守心!

楚歡神情一凜,知道徐從陽字中深意,頷首道:“先生教誨,此生不忘!”

徐從陽又是淡淡一笑,向楚歡拱拱手,並不多言,轉身而去。

瞧著徐從陽離開,楚歡心中感慨,腦中卻忽然想到皇後元瓊。

第兩一二二章 美夢成真

九月鷹飛,元瓊身在忠義莊。

幾年前,楚歡遠赴蓮花城,離別之後,元瓊便來到了忠義莊,這裏是大華王朝最後的歸宿,華朝皇子以及那些最後武士們的魂魄棲息於此。

元瓊和淩霜是大華王朝皇室最後血脈。

歲歲花開花落,江山幾度易手,華朝的滅亡其實還不到五十年,但在人們的記憶中卻早已經遠去,對人們來說,華朝的點滴已經模糊,在楚國萬象更新的時代,也沒有人再去懷念華朝存在過。

元瓊記憶之中還有華朝,而淩霜對華朝卻是沒有任何的感情,唯一讓她與華朝有牽絆的,也只是因為她身上流淌著華朝皇室的血液。

關河如舊,千裏清秋。

今年花紅,更勝去年,幾年時光飛逝,卻並無在元瓊的臉上留下痕跡,或許是這幾年清心寡欲的生活讓她們心如止水,所以時光在她們身上流逝的十分緩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