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大計劃幕後的隱面人(第2/2頁)

現在負責《大波蘭計劃》的是一個由德國外交部和大總參謀部還有波蘭臨時國務會議共同組成的“自由波蘭委員會”。畢蘇斯基也在兩個星期前出獄,重新擔任了波蘭臨時國務會議的軍事部長。接下去的幾個月,會有一系列“公平合理”的協定條約在德意志帝國總理府、波蘭臨時國務會議和立陶宛臨時政府還有庫爾蘭自治邦之間簽署。

首先會被確定下來的是《波蘭-立陶宛聯合條約》,波蘭聯邦將會以這波蘭和立陶宛為核心——這說明赫斯曼提出的“壯大波蘭,並使之成為阻擋布爾什維克西進壁壘”的思想,被外交部和大總參謀部全盤接受了。

然後是《波蘭-庫爾蘭合作條約》的出籠。這個協定規定在波羅的聯合國家因為協約國的堅決反對無法組成,或波羅的聯合國家遭到蘇俄入侵並且無法自保的情況下,庫爾蘭自治邦將會加入波蘭聯邦,並且擁有“近乎獨立”的自治權。

同時,條約還規定,如果波蘭在波羅的聯合國家正式成立並且得到國際普遍承認後,保證不向德國索取西普魯士和波茲南,波羅的聯合國家將會把靠近立陶宛的利耶帕亞港割讓給波蘭聯邦。

最後,還有一個暫時保密的《德意志-波蘭協定》,該協定規定了戰後的波德邊境。波蘭永遠放棄對波茲南(德國稱波森)和西普魯士的領土要求。作為交換,德國將立陶宛交給波蘭,並且還承諾在奧匈帝國崩潰之後,支持波蘭取得整個加利西亞(包括西烏克蘭)。由於立陶宛和東加利西亞(就是西烏)的主要居民不是波蘭人,這份協定實際上就是以立陶宛和西烏克蘭換取波森和西普魯士——如果波蘭人能在德國戰敗後遵守協定,那麽波德兩國無疑會成為朋友!

赫斯曼和他的史塔西目前正在參與的,則是《庫爾蘭計劃》和《暗劍計劃》以及在俄國二月革命後制定現在仍然在繼續的《托爾計劃》。《庫爾蘭計劃》、《暗劍計劃》和《托爾計劃》,這三個表面上看並沒有多少關系的計劃實際上是一個整體。因為德國軍事工業度過戰後難關的辦法,不可能僅僅是一些貸款。而是要讓工業促進委員會、庫爾蘭自治邦(也可能是波羅的聯合國家)和蘇維埃俄國三方面進行合作。

而將這三方勢力聯系起來的渠道,就是隱藏於幕後的史塔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