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日本的選擇

巨大的水上飛機從日本首都東京的空中掠過,這是為了向德意志帝國未來的盟友展現實力——世界上最大的飛機,擁有12台馬力強勁的引擎,能夠以超過200公裏的時速飛行。這架飛機在1928年完全可以用“工業化奇跡”來形容。它的出現,頓時就引來了無數注視的目光,連昭和天皇也在樞密顧問官齋藤實海軍大將的陪同下登上了赤坂離宮(這是一座西式宮殿)的陽台。

“真大啊,比5月10日來襲的蘇聯飛機還要大,是嗎?”昭和天皇幾年前去過德國,還在德國接見了一群在歐洲國家當武官的少壯派軍官。那時的德國正是戰敗後最悲慘的時候,但還是讓天皇感覺到了德國工業實力的強大。德國的汽車、鐵路、飛機和魯爾區規模宏大的工廠,都遠遠不是日本能夠相比的。

“是的,陛下。”上了年紀,曾經擔任過駐美國的武官,還參加過海軍裁軍會議的齋藤是性格溫厚篤實的海軍大將,也是“條約派”(主張遵守《華盛頓海軍條約》反對盲目擴充軍備)的支持者。

“實際上蘇聯人用來威脅我們的轟炸機也是德國人提供的……”齋藤實海軍大將用溫和的語調告訴天皇,“我們在德國的武官報告,德國人以散件出口的方式向蘇聯提供了至少200架(這個數字被擴大了)J.28,這些飛機實際上是轟炸型的。”

“200架!”天皇倒吸口涼氣,現在日本沒有一架戰鬥機能對付這種蘇聯轟炸機,要是有200架,這蘇聯莫非真的惹不起了?

“可這違反了《凡爾賽條約》。”天皇低聲嘀咕。

“是的,陛下。”齋藤實說,“但是沒有人會去追究。”

“為什麽?”

“因為目前歐洲的形勢非常復雜,協約國已經四分五裂。英國和德國關系密切,意大利也得益於‘實物賠償’,因此會支持德國,美國則奉行孤立,不願意過多幹涉歐洲。而波蘭因為蘇聯和德國同時崛起,也在尋求改善和德國的關系,以避免三線開戰(還有一個波羅的)。在這種情況下,法國是沒有力量單獨去追究德國違反條約的行為。而且法國自身也有一股力量在尋求和德國改善關系……”

天皇追問:“那麽說,我們如果和德國人展開軍事合作,英美也不會幹涉?”

“美國可能會過問。”齋藤實回答,“但是他們又能拿德國怎麽樣?又能拿我們日本怎麽樣?”

……

這個時候,赫斯曼也正從空中俯瞰東京。這個城市點綴著一些漂亮的公園和古老的寺廟,以及幾座富麗堂皇的宮殿,其余就是大片大片的貧民窟,都是些低矮的火柴盒似的木頭房子和嶄新的西式建築——這些西式建築並不都是新建的,而是在幾年前的大地震後修復過的。

那場地震,還有之前的西伯利亞幹涉對日本經濟的打擊巨大,但是這個勤奮工作而且又先一步他們的亞洲鄰國走上工業化道路的日本,在經過了幾年的努力後已經恢復了元氣。

可是就在此時,這個國家卻突然發現自己再一次站在了重要的歷史轉折關頭。

“將軍,我們的盟友正處在一個決定國家前途命運的關頭。”飛機往橫須賀軍港而去的時候,赫斯曼將目光從東京雜亂破舊的市區收回,看著卡爾·豪斯霍費爾。

“他們要麽選擇南下,要麽選擇西進!”赫斯曼斟酌著說,“他們的鄰國中國已經擁有了一個真正強大的政權,假以時日,將是能夠將兩億人團結起來的政府。日本如果選擇西進,那麽就必須立即動手,否則就會失去機會。

如果他們選擇南下,那麽他們就必須和中國的新政府保持良好的關系。而他們的選擇,對我們而言也是異常關鍵的!”

“武漢的國民政府……”卡爾·豪斯霍費爾微微搖頭,“的確是個麻煩啊!”

武漢國民政府的確麻煩,在北伐途中因為許多激進政策讓列強非常討厭。還因為廣州、上海、廈門、九江和武漢的租界和列強起了直接的沖突,收回了一些租界,也因此引來了列強的幹涉——當然,大部分列強現在顧不了中國,不可能往中國派出龐大的幹涉軍。只有日本有這個能力,而且他們也向上海和徐州派出了軍隊!同時還封鎖了中國南方沿海,對進出的各國商船進行檢查,以防軍火輸入。

不過現在和“卡爾·馬克思”號、“巴黎公社”號一同前來的蘇聯艦隊中就有多達三十二艘運輸船,估計都滿載軍火!如果讓這三十二船軍火落入武漢政府之手,日本再想幹涉就非常困難了。所以日本才會提出要攔截蘇聯艦隊,但是“TB快遞”的出現又讓他們萌生了怯意。現在畢竟是1928年,不是1941年,日本還沒有那麽瘋狂。

可是日本一旦錯過眼前的“歷史機遇”,可能就永遠無法入侵中國!因為武漢政府在北伐受挫後,宣布將會在自己的轄區——基本上是淮河以南地區,目前不包括四川和雲貴,也不包括上海市區——展開為期10年的土地改革運動,目標是實現“耕者有其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