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未來的統帥(九)

“這個法肯豪森中將的反應太遲鈍,開戰到現在,他沒有做出任何有用的決定,真是太讓人失望了……”

在演習總指揮部為赫斯曼和希特勒安排的臨時住所裏埋怨馬上要被“打敗”的法肯豪森。

“他的反應是正常的。”赫斯曼一邊喝著好客的女主人——一個非常漂亮的拉脫維亞族女人——送上的啤酒,一邊向希特勒解釋。“已經部署到防線上的軍隊不是說調整就能調整的……那些可是傳統的步兵,機動能力很弱,輜重和火炮主要依靠獸力拖拽。想要把部隊井然有序地撤出,光是制定計劃就要花費不少時間。”

這個時代歐洲各國的步兵師,大部分都遵循“重火力”和“輕機動”的思路。配置了大量的火炮和機關槍,在機動性方面則依賴火車、步行和牲畜,一旦離開了鐵路線,這些部隊根本難以運動。

而“一戰式步兵”的作戰方式也限制了機動性,部隊在戰場上不是被集中起來隨時準備出動,而是被分散在漫長的防線上,想要把他們集中起來就是個很麻煩的事情。

而且和一戰時期的情況不同,航空工業在過去的十幾年中已經取得了長足進步。擁有制空權的一方,完全可以利用空中打擊遲滯對手的調動。

經過大半天的觀摩,希特勒對“閃電戰”似乎也有些了解了,“路德維希,你之前說的有點道理,在機械化軍隊面前,傳統以步兵和馬拉大炮為主的陸軍,根本不堪一擊。”

赫斯曼喝了口啤酒,點點頭道:“對,他們就是不堪一擊!而且這一次的演習,還沒有將裝甲突擊的力量完全展現出來……只是驗證了一些觀點,同時還要發現一些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問題和不足是很明顯的。首先是二號坦克的質量問題讓人擔心!

赫斯曼其實是很想給德國坦克開個金大腿什麽的,“二號”的小身板和那麽20mm口徑的機關炮,看著都讓人揪心。如果換成“老虎”和“豹子”才比較養眼。可是非常殘酷的現實卻擺在那裏,鼎鼎大名的德國制造現在連“二號”都搞不定!

在第一裝甲師抵達裏加的時候,包括後備坦克在內,一共配備了425台“二號”。而從裏加到烏斯馬湖的行軍就讓其中的62台趴了窩。各種各樣的毛病一大堆,不是發動機不行了,就是懸掛裝置出了故障——由於履帶式拖拉機產業的落後和長達十幾年的條約限制,讓德國在坦克制造方面的技術積累嚴重不足。

相比之下,以汽車工業為基礎的輪式裝甲車,倒是表現得非常優異。配屬給第一裝甲師和第三摩托化步兵師的ADGZ-612M重型輪式裝甲車故障率就非常低,從裏加抵達烏斯馬湖的途中,只有幾台輪式裝甲車拋錨,而且都很快修復。

另外,Hs-123攻擊機的表現也讓人滿意。在今天白天的演習中,Hs-123攻擊機出動了成功300架次,沒有發生一起讓飛機毀損的事故。

在德國坦克質量堪憂之後暴露出來的問題,才是德國陸軍的步兵師沒有防禦敵裝甲部隊攻擊的能力,哪怕配屬了大量37毫米反坦克炮後,他們在裝甲集群的突擊下依然不堪一擊。

“裝甲力量也不是無敵的!”希特勒在用餐的時候說,“曼施坦因將軍的報告說明了這一點。”

由於曼施坦因將馮·托馬指揮的裝甲集群阻擋了幾個小時,他對曼施坦因的看法似乎有了些變化。

希特勒說:“步兵師只要實行機動化,並且配屬大量的反坦克武器和少量的自行反坦克炮,就能抵擋裝甲師的攻擊。”

“沒錯。”赫斯曼點點頭,“步兵師實現摩托化,並且配屬少量坦克或自行反坦克炮,的確是對抗裝甲師攻擊的辦法。但這是一種防禦性的編制模式,對於不想發動戰爭的國家是非常適合的。”

將坦克集中使用還是分散使用的爭論,在富勒、戴高樂這樣的軍事理論家提出機械化戰爭理論後就開始了。主張將坦克集中使用,組成裝甲師的一派,是將坦克當成了進攻的利器,想要利用坦克的機動性和火力,加上實現了摩托化的步兵,對敵國的防禦體系進行致命突擊。

而主張將坦克分散到步兵師,形成機械化步兵(裝甲步兵)的觀點,則是站在防禦的立場之上。持這種觀點的軍官其實也意識到了傳統的步兵師難以抵擋裝甲集群的突擊。因此主張將坦克或自行反坦克炮之類的武器配屬到步兵師,以提升步兵師的反坦克能力。

當然,建立一支以裝甲師和裝甲步兵師(機械化步兵師、裝甲擲彈兵師)為主力的陸軍肯定是所有國家軍事高層的夢想。就法國人而言,他們肯定還想要一條從阿爾卑斯山一直延伸到大海的馬奇諾防線。

但是誰都沒有無限多的金錢可以揮霍!所以只能在“攻擊型”的裝甲師和“防禦型”的機械化步兵師之間做出選擇——對二戰前德國和法國而言,裝備一支擁有幾千輛坦克、自行火炮的陸軍,已經是國力可以承受的上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