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正義(二)

“巴甫洛夫同志,你看過有關‘德波戰爭’的報告了嗎?”

1939年9月13日,白俄羅斯,明斯克,白俄羅斯方面軍司令部大樓內,巴甫洛夫剛剛抵達,就遇到了方面軍軍事委員會委員(政治委員)蘇塞科夫。

此時的蘇聯紅軍實行雙首長制,由軍事主官和政治委員共同領導軍隊。不過政治委員的級別(指軍銜)確普遍不高。比如白俄羅斯方面軍的軍事委員蘇塞科夫就是軍級政委,如果要授軍銜大約是個少將——這種制度其實蠻奇怪的。歷史上的二戰時期,幾個在前線擔任政委的政治局委員,也只是中將軍銜。比如那位鼎鼎大名的赫魯曉夫就是個“中將政治局委員”。

不過在工農紅軍當中,誰也不會把“官小”的政治委員當透明的,特別是這個政治委員還是上級。

“委員同志。”巴甫洛夫向蘇塞科夫行了軍禮,然後憂心忡忡地回答,“已經看過這方面的報告了,德國人在戰爭開始的當天就取得了壓倒性的空中優勢,三到四天後就基本打垮了波軍。他們的機械化部隊展現出了極大的機動性和戰鬥力……”

說話的時候,蘇塞科夫和巴甫洛夫已經走進了會議室。方面軍的副司令員朱可夫和參謀長普爾卡耶夫都已經抵達,只有司令員科瓦廖夫還沒有到。

“德國人管那叫‘閃電戰’。”蘇塞科夫坐在了朱可夫對面,巴甫洛夫則坐在他的身邊,兩人舉行討論波德戰爭的事情。“我們能打出這樣的‘閃電戰’嗎?”

“我們?”巴甫洛夫愣了愣,他意識到蘇塞科夫政委的話不是隨口說的。

雖然蘇聯和德國為了波蘭戰役各自都在耍心眼,但是“社會主義軸心”的招牌還是掛著的。蘇聯和德國是有“特殊關系”的國家,而這“特殊關系”中也包括了一層競爭關系。

德國人花了十幾天就把波蘭揍趴下了,那麽社會制度更加優越,軍事力量也更加強大的蘇聯準備用幾天把已經半殘廢的波蘭再打趴下一次呢?

“委員同志,這樣的‘閃電戰’我們也能打。”巴甫洛夫斟酌著說,“我們也可以每天推進50公裏到60公裏……給我一個星期,我就能打到布列斯特要塞附近。”

“那麽多少天能打敗波蘭?”蘇塞科夫馬上追問。

巴甫洛夫和坐在會議桌對面的朱可夫對視了一眼,朱可夫插話說:“委員同志,德國人對波蘭的‘閃電戰’之所以能夠大獲成功,和波蘭軍隊的錯誤部署有關。他們把主力部署於邊境地區,因而讓德軍輕易分割包圍……”

“對,對,我知道是怎麽回事。”蘇塞科夫說,“可是這些主力已經沒有了,現在擺在工農紅軍對面的主要是民兵,士氣低落,裝備和訓練都很差,也沒有飛機可以用。”

“還是有一些主力部隊的。”方面軍參謀長普爾卡耶夫說,“目前可以確定的有納雷夫戰術集群、韋什科夫戰術集群和盧布林戰術集群,他們現在已經東調,可能會部署於平斯克和布列斯特。”

現在蘇聯紅軍面臨的問題有些棘手,如果按照原本的約定,他們在9月1日或是稍後的幾天內和德國一起進攻,現在肯定已經大獲全勝。因為那時波蘭的主力都在西線,東部只有幾個師的正規軍和大量的民防部隊。

可是現在,西線已經停火了(停戰談判還在繼續,但是德軍和波軍都不打了),3個波軍集群,至少有8個步兵師、2個騎兵旅和1個坦克集群(師級),約15萬人的正規軍和200輛坦克被調集到了布格河以東。人數雖然不是很多,但這些部隊都是沒有被德軍重創過的,全部都齊裝滿員,各師所屬的炮兵也沒有縮水。

而且更讓巴甫洛夫、朱可夫和普爾卡耶夫這些人頭疼的是,斯大林在得知波德已經停火的時候,並沒有立即下令開戰,派出飛機去轟炸波蘭人的鐵路線。而是繼續磨蹭了2天,到現在還沒有下令開戰(實際上斯大林也急,但是必須要查明英法真的不會和德國停戰才敢做最後的決定)。

因此9月11日、12日,和今天的13日,以及其後的幾天,就成了相當關鍵的時間窗口。波軍和德軍基本停火,而蘇波又沒有開戰。波軍統帥部可以利用這幾天隨便調動還沒有被德軍包圍的3個集團軍(集群)去增援東線。

而之前在同德國的作戰中反應遲鈍的雷茲·希米格維,在這3天中居然也表現出了一些軍事方面的才華。他完全不顧和德國人的談判還沒有結束的情況,將可以調動四個集團軍/集群中的三個(華沙集團軍只是個空架子),通過鐵路迅速調往東線的平斯克和布列斯特。

而且波軍在東線的部署和西線完全不同。因為東線戰場過於遼闊,波軍沒有足夠的兵力布置綿延的防線,所以就采取了“守點”為主的打法。在立陶宛和西白俄羅斯建立了維爾紐斯、巴拉諾維奇、平斯克、布列斯特等一系列要塞。而在兩線開戰,東線空虛的情況下,波軍又集中優勢兵力於平斯克和布列斯特,以重點拱衛烏克蘭自由邦的北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