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9章 有多少油打多少仗

後世的軍事愛好者總愛埋怨二戰中的德國沒有能及時進行總動員,因而造成了金發碧眼的雅利安超人們在蘇德戰場上總是面對在數量和紙面威力上占據優勢的蘇聯紅軍。但是他們往往忽視機械化裝備是要用充足的燃油才能喂飽這一事實!

而德國擁有的燃油多少,就直接決定了“日耳曼超人”們可以使用多少坦克和飛機。

當然了,到了戰爭後期,德國進入被動防禦階段,機械化部隊不再需要進行遠距離機動,後勤線也相對縮短的時候,他們倒是可以用較少的燃油來支持較多的機械化裝備了。

不過和美國、蘇聯這兩個總共掌握了成功3億噸油的石油土豪相比,德國不過1000萬噸的各種油料能夠支持多少裝甲部隊和飛機用腳後跟想想也清楚了。

好在赫斯曼指導下的德國選擇了先拿下地中海和中東油海這步棋……這雖然讓蘇聯多了一年的戰爭準備期,得以武裝起更加強大的紅軍,使得德國無法在蘇德交戰的第一年就采取大規模的全面攻勢。

但是拿下中東油海後,德國的石油瓶頸還是得到了極大的緩解。現在歐共體有了3400萬噸的石油預期年產量(1943年度)和800萬噸的合成燃料(包括提取自煤炭、油頁巖的各種燃料)。另外,在英國本土還有15家即將建成的合成燃料工廠(煤制油)的產能沒有計算在內,如果這些工廠投產,歐共體一年又能多得到幾百萬噸燃油。

不過比歷史上翻了幾倍的燃油產量並不能全部轉化為德國機械化部隊的優勢。因為這個時空為了拉攏歐洲各國,德國不得不拿出寶貴的石油資源用於維持各國經濟的正常運轉。

根據1943年的分配方案,法國、羅馬(意呆利)、英國(本土和印度)三國,每個月拿到石油配額都是25萬噸,德國(包括波蘭、立陶宛、斯洛伐克、烏克蘭和斯洛文尼亞等國)是30萬噸,歐共體其余各國加在一起是25萬噸。總共就是1560萬噸寶貴的燃油用於各國經濟和國內武裝力量的訓練需求(德國軍隊的訓練用油不在每月40萬噸指標內)。

大約4200萬噸油減去1560萬噸,還剩下2640萬噸,看上去似乎不少了。可是這個時空的德國比歷史上多了個耗油大戶——海軍!

隨著大量新造艦艇的不斷入役,歐洲聯合艦隊的規模日益龐大,目前的總噸位已經接近了300萬噸!比日本聯合艦隊的總噸位還多了50%,油耗自然也是個天文數字。

如果艦隊集體出動,那麽一天的油耗起碼就是兩萬噸!這還沒有計算歐洲聯合艦隊所擁有的飛機的油耗。因此單是這個歐洲聯合艦隊,德國國防軍燃料儲備總局就給安排了一年400萬噸重油/柴油和50萬噸航空汽油的配額。

除了歐洲聯合艦隊之外,歐洲聯合運輸/護航司令部也是一個用油大戶。

這個司令部控制著超過1500萬噸滿載排水量的貨輪和油輪,另外還擁有150多艘護航艦艇,其中包括18艘護航航母。因此每年的燃油配額(主要是柴油)都不少於200萬噸(有相當部分船只是燒煤的)。

在扣除了海軍的650萬噸燃油配額之後,可供德國國防軍支配的油料就只有1990萬噸。

而其中的190萬噸屬於“戰略儲備”,是留著預備不時之需的。剩下的1800萬噸,就是德國空軍(包括海軍陸戰隊)、陸軍,以及所有在德國國防軍總參謀指揮下作戰的外國軍隊在1943年內可以使用的燃油總數了。比起歷史上德軍燃油供應最寬裕的年份多了超過一倍。

不過在石油多了一倍的情況下,德軍包括為德國作戰的各國軍隊擁有的飛機、坦克和各種車輛的常備數量卻多了至少2倍!

因此德國國防軍在燃油問題上,還得繼續精打細算過日子。

“42年上半年幾乎花掉了以往的積累,從42年下半年開始每月才有些積蓄。另外,在和英國(本土)停戰前海軍還繳獲了許多美國油輪。因此截至3月底,我們擁有了149.6萬噸的儲備。”回答燃油儲備問題的是國防軍儲備局的局長現在是空軍上將愛德華·米爾契。

他在這個時空混得沒有歷史上好,擔任過空軍武備局局長和空軍運輸司令部司令等職務。現在則當上了掌管國防軍所有戰略物資儲備的儲備局局長,不過這樣的職務對他而言倒是非常合適的。

“每個月還能富裕多少?”赫斯曼問。

“大約20萬噸。”米爾契說,“這是石油,如果煉成汽油就沒有那麽多了。”

“打6個月。”赫斯曼思索著說,“5月份開始進攻,11月份結束。那就是大約150萬噸儲備再加上4-10月份富裕的140萬噸,一共290萬噸。”他想了想,又問:“陸軍和空軍手裏應該還有些儲備吧?”

“有。”古德裏安回答,“空軍的情況不清楚,陸軍的話……不算軍以下單位的儲備,現在100萬噸油品肯定是有的。另外,在每個月下發的油品中都有約三分之一被儲備起來作為會戰儲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