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7章 致命的戰列艦

“長官,歐洲聯合艦隊司令部的電報:‘亞馬遜女王’行動現在開始。”

一個艦隊參謀將剛剛收到的電報遞給了“齊柏林”號航空母艦上的赫爾穆特·海耶上將。後者現在是歐洲聯合艦隊下屬的第1艦隊司令官,同時還兼任著第10特遣艦隊司令官。

現在的歐洲聯合艦隊一共有9個分艦隊,其中第9艦隊駐防遠東,司令部設在日屬越南王國(這個國家是日本在占領法屬印度支那後建立的傀儡國家,最終的目標當然是日越合並)的金蘭灣;第8艦隊駐防印度洋,司令部設在孟買;第7艦隊駐防地中海,司令部設在希臘雅典附近的比雷埃夫斯;第6艦隊負責波羅的海、北海和挪威海,司令部設在德國的基爾港;第5艦隊負責加勒比海和圭亞那附近海域,司令部設在圭亞那的卡宴;第4艦隊負責北大西洋,司令部設在亞速爾群島的英雄港;第3艦隊負責南大西洋,司令部設在佛得角群島的普亞拉;第2艦隊和第1艦隊則是歐洲聯合艦隊的機動部隊,也是主力部隊,大型艦隊航母和主力戰列艦基本上都放在這兩個艦隊之中,其中第2艦隊的母港在法國的布雷斯特,第1艦隊的母港則在西班牙的直布羅陀。

不過歐洲共同體如果想在南美洲發起攻勢,2個機動艦隊的母港都放在歐洲是不行的,直布羅陀距離加勒比海有3100多海裏,布雷斯特則有3300多海裏。哪怕走直線跑20節的高速,艦隊趕赴戰區也得好幾天(大西洋戰場上到處都是美國潛艇,根本不可能走直線,所以實際上耗費的時間更長),這樣是很耽誤事兒的。

所以要在加勒比開戰,機動艦隊的母港必須搬到南美洲去。而在德國控制下的圭亞那卻沒有合適建立大艦隊母港的地方——卡宴、巴拉馬利波和喬治城三個據點雖然都有港口,但是這些港口都在大西洋岸邊,沒有海灣或寬闊的河道可以停泊大艦隊。

而且這三個地方距離美國控制的委內瑞拉和特立尼達和多巴哥太近,很容易遭到B-17和B-24的夜襲。因此凱塞林和呂特晏斯只是在圭亞那擺了一個以驅巡大隊、雷擊大隊、潛艇大隊、岸基航空兵和岸炮部隊(現在歐共體海軍有獨立的潛艇司令部,所有負責破交的潛艇都歸其直轄,但是主要任務是反艦和偵察的潛艇則組成潛艇大隊,由各司令部艦隊管轄)為主力的第5艦隊。

因此德國要在南美洲和加勒比海有大動作,就必須為歐洲聯合艦隊的主力(第1艦隊、第2艦隊)找一個大型母港。位於亞馬遜河口地區的托坎廷斯河入海口的貝倫港,大概就是唯一合適的港口了。

貝倫港雖然不在亞馬遜河的入海口,但是一直以來都是亞馬遜河流域的海上貿易中轉港,亞馬遜流域的農產品都通過這個港口輸往世界各地。因此貝倫港的港口設施比較良好,港口內碼頭的總長超過1500米,擁有9個雜貨碼頭、1個谷物碼頭和1個油船碼頭。港口的最大水深有9.2米,足夠停泊大型水面艦艇。

另外,貝倫港是個內河港口,港口外是非常寬闊的托坎廷斯河入海口(有幾十公裏寬),相當於一個大海灣,足夠“吞下”整個歐洲聯合艦隊。同時,只要在大河入海口布置幾十公裏的防潛網,再以驅潛艇和水上飛機仔細巡邏,就可以避免被美國潛艇偷襲。

而且,貝倫港和加勒比海間的距離也剛剛好,在1000海裏左右。對於美國人的B-17和B-24而言,距離足夠遙遠。而對一支以20節航速前進的艦隊而言,即使考慮到反潛航線,70-80個小時也能抵達前線。

所以拿下貝倫就是由加勒比海進攻美國本土的第一步——即使不能走到最後,拿下貝倫的戰略意義也是毋庸置疑的!

因此,德國國防軍總參謀部在確信日美將在夏威夷群島展開一場殊死決戰之後,就立即制定了旨在奪取貝倫港並且控制亞馬遜河入海口地區的“亞馬遜女王行動”方案。

“好的。”赫爾穆特·海耶上將接過電報看了看,然後命令道,“給10-4重巡洋艦大隊和10-9兩棲突擊大隊下令,登陸行動現在開始。同時,艦載機準備出擊!”

奪取貝倫的行動並不容易,因為貝倫港是縮在內陸的港口,距離托坎廷斯河入海口有100公裏之遙。負責登陸的第10-9兩棲突擊大隊和負責掩護登陸的10-4重巡洋艦大隊必須冒險深入河口,搞不好就被魚雷艇和水雷偷襲了。而且整個過程估計得耗時好幾天甚至一個星期!

在這個過程中,美國海軍會不會從加勒比海裏面沖出來插一杠子也不好說。

所以第10特遣艦隊主力必須時刻保持警惕,準備進行海空決戰!

……

“總統先生,我們駐巴西的大使館報告,一支德國艦隊進入了托坎廷斯河,正在向貝倫港挺進。另外,今天上午,德國人的艦載機還在貝倫市上空拋下了十幾萬份傳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