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6章 災難的開始

1944年8月23日的夜色籠罩著德默拉拉河入海口,無雲的夜空中滿天繁星都清晰可見,同月光下反射著點點波光的大西洋海面幾乎就連成一片。這樣一個天氣良好的夜晚,實在太適合打一場可以改變人類命運的登陸戰了。

在德默拉拉河南岸,棚戶密布的喬治敦市似乎完全變成了一座沒有人煙的空城。整個城市一片黑暗,適合登陸的灘頭上也沒有一絲一毫布防的跡象。只有鑿沉在河口和喬治敦小小的港口附近,上層建築還露出水面的幾艘老舊散裝貨輪,以及被拆卸毀壞一口的碼頭設施,才顯示歐洲共同體的軍隊的確采取了一些防禦手段。

屬於美國海軍第31.8驅逐艦大隊的“弗萊徹”級驅逐艦“威廉.D.波特”號,在24日晚上9點左右,在夜色的掩護下,冒險駛近了德默拉拉河口附近。

這艘“弗萊徹”級驅逐艦的艦艏現在掛上了專門對付錨雷的“破雷衛”,而在它的前方三四千米處,還有一艘艦體經過消磁的“海鴉”級掃雷艇。890噸的艦體上不僅安裝了可以割斷錨雷鐵鏈的“破雷衛”,而且還拖著能夠模擬船體發出的磁性的電磁掃雷具。

這兩艘美國軍艦組成了一個小小的掃雷編隊,它們和另外十幾個相同組成的編隊一起,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替準備發起登陸作戰的美軍登陸編隊掃出一片可以進攻的海域。

在“威廉.D.波特”號的艦橋內,威爾弗萊德·沃爾特艦長一邊親自操舵,一邊在心裏默默地向萬能的上帝禱告——千萬別再遇上什麽倒黴事兒。

他的擔心可不是毫無道理的,因為“威廉.D.波特”號驅逐艦自從服役以來就經常會遇上各種各樣的倒黴事兒,不是和友艦碰撞,就是一不小心把深水炸彈丟在海裏惹得整個艦隊虛驚一場,要不就是魚雷誤射差點把蘇聯號炸沉(這事兒發生在1943年6月底蘇聯號突破丹麥海峽跑到美國的那場行動中),要不然就是艦上的火炮誤射了海軍基地……

總之,各種各樣的倒黴事情都遇上過,如果不是美國海軍這幾年擴張太快,可以擔任艦長的軍官奇缺,沃爾特艦長覺得自己很有可能已經被逐出海軍了。

不過這一回“威廉.D.波特”號執行的可是倒黴的掃雷任務!要是出那麽一點紕漏可就不是丟了飯碗那麽簡單,而是要把小命送掉了。

而沃爾特艦長和“威廉.D.波特”號上的全體艦員,現在需要留神的可不僅僅是水底下不知道什麽時候就會爆炸的德國水雷,而且還用小心德國人神出鬼沒的魚雷快艇和潛水艇,當然還有不知道擺在什麽地方的克虜伯大炮!

以“威廉.D.波特”號驅逐艦的單薄艦體,無論是遇上水雷、魚雷快艇、潛水艇還是200mm以上的岸防火炮,恐怕都不會有什麽好下場。

就在“威廉.D.波特”號驅逐艦的艦橋內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緊張得快要暈過去的時候。電話鈴聲突然響了起來,然後就聽見驅逐艦的二副大喊道:“長官,雷達發現敵機!距離80,方位度200,數量10,高度800……”

“什麽?什麽?方位度200?”沃爾特艦長愣了愣,“英屬圭亞那的陸地上空?高度只有800……是向我們這兒飛過來嗎?趕緊問清楚。”

過了幾分鐘二副又一次大聲報告:“長官,敵機從雷達屏幕上消失了,也許是誤報。”

“一定又是誤報!”沃爾特艦長搖搖頭說,“情況通報上說,德國人在喬治敦附近沒有機場。”

“長官,需要上報嗎?”驅逐艦的二副有些不大確定。

“上報……”沃爾特艦長也拿不定主意的時候,前方突然傳來了“轟”的一聲巨響,把所有人都嚇了一跳。沃爾特艦長也沒心思考慮“雷達誤報”事件——這種事情對“威廉.D.波特”號驅逐艦而言根本不算什麽事故了——連忙眯起眼睛向前看去。

海面上沒有火光,借著月光還能看清前方的掃雷艦正在緩緩轉向。這時,又是一聲巨響傳來。沃爾特艦長輕輕吐了口氣:“轉向了,‘小樹枝’號在丟深水炸彈,我們也轉向丟深水炸彈吧。”

丟深水炸彈是一種快速掃雷的方法,可以運用在比較狹窄的海域——在漫長的航線上一路丟深水炸彈是不可能的,代價實在太大了。而且,用深水炸彈引爆水雷有很大概率會遺漏,所以只能作為應急手段。

而且投深水炸彈的動靜很大,非常容易招來岸炮的轟擊,在登陸作戰前投深水炸彈掃雷的艦體可真是冒了大風險的。

當深水炸彈爆炸的聲音傳到遠處的大西洋洋面上時,已經微弱的幾乎聽不見了。而裝載和護衛著美國第5兩棲軍主力的大艦隊,這時已經殺氣騰騰的在喬治敦外海的洋面上展開了數百平方海裏的大戰陣。

這是當然是一支規模空前的艦隊,大概只有第二次夏威夷群島戰役中的美國進攻艦隊才能與之相提並論。9艘世界上最強大的戰列艦(4艘依阿華級、4艘蘇聯級、1艘北卡羅萊納級)、4艘大型艦隊航母和20艘護航航母,以及其它兩三百艘各型作戰艦艇,掩護著數以百計的運輸船只和登陸艦,已經在黑暗的海面上展開了登陸隊形。上百艘輕巡洋艦和驅逐艦在外圍組成了一個半圓形的警戒圈,警戒圈中心是同樣被驅逐艦和輕巡洋艦牢牢護衛著的戰列艦和航母,戰列艦和航母前方則是準備沖灘登陸的登陸艦,其中一些已經放下了大大小小的登陸艇,裝具齊全的美國大兵們或是他們駕駛的坦克、汽車,都已經擠進了登陸艇的“肚子”裏面,就等著為了圭亞那人民的民主和自由去和德國人拼死一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