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3章 求和無路

美利堅合眾國總統的任期是4年,參議員的任期是6年,而眾議員的任期則是2年。由於任期的不同,美國的選舉就分為了“大選”和“中期選舉”。大選四年一次,選出總統、副總統、眾議員和三分之一的參議員。中期選舉兩年一次,選出眾議員和三分之一的參議員。

或者也可以看成美國每兩年一選,選出所有的眾議員和三分之一的參議員,而每隔四年的選舉中還要選出總統。

另外,美國各州州長、州議員和部分公職及法官的選舉也和聯邦層面的“大選”和“中期選舉”一起舉行——有些州的州長選舉和大選是差不多的時間,而有些州的州長則和中期選舉一起選。而州以下的市、政選舉的規則也和州選舉類似。總之,是非常復雜的。

而在1944年11月舉行的就是所謂的大選,在聯邦層面要選出總統、副總統、全部的眾議員和三分之一的參議員。同時還有相當一部分的州也舉行換屆選舉。基本上就是一場美國權力的大洗牌。

但是這一次的大洗牌卻洗出了和以往絕大部分大選都不同的結果——在美國的參議院和眾議院中出現了第三黨和第四黨!

國家法西斯黨和布爾什維克黨的代表都進入了參議院,兩黨各拿到了4個席位(總共改選33席)。而在眾議院中,國家法西斯黨拿下了38個席位,布爾什維克黨拿下32個席位,兩黨合計拿下70席,占到了美國眾議院議員總數435人的差不多16%。

這是自從19世紀50年代美國兩黨壟斷政治的時代開始以來從未有過的政治格局!

不過真正讓美國的有識之士們感到憂心的並不是出現了兩個在議會中擁有很少席位的小黨——美國的選舉花費很大,所以是不利於小黨生存的——而是出現在國會中的兩個小黨名叫國家法西斯黨和布爾什維克黨!這是兩個走極端主義路線的黨!

而美國政治的大部分時間,都處於比較中間的路線上。過左或過右的路線都不受歡迎。實際上,近100年來在美國政治舞台上演對手戲的民主黨和共和黨的政治主張非常類似。所以大部分情況下,美國的大選結果都能被選民接受,不大會引發國家政治的動蕩。不過1860年的大選是個例外,當時的美國政治在“廢奴”還是“蓄奴”,“貿易保護”還是“貿易自由”這兩大問題上出現了嚴重對立,因此選舉的結果不被失利一方所接受,引發了南北戰爭!

現在,同樣的情況再次出現了!國家法西斯黨和布爾什維克黨這兩個極端政黨的崛起只是表面現象,更深層次的原因,則是美國的國內主流政治派別因為世界大戰的戰和問題出現了分裂和削弱,給了極端主義派別趁勢而起的機會。

而對於即將當選(實際上已經當選,但還需經過12月中旬的選舉人大會投票)美國總統的杜魯門來說,分裂的美國政治給他出的第一道難題就是求和無路!

因為支持他的民主黨目前在國會參眾兩院都排第二,根本沒有多數席位,甚至把布爾什維克黨的席位都算進去,也沒有多數票。而且布爾什維克黨雖然在大選的時候支持了民主黨,但是在選後卻明確表示不加入聯邦政府。

這也就意味著布爾什維克黨不會為民主黨的“賣國”背書,他們的議員自然不會在議會中投票支持“賣國條約”了。不排除……不,應該是肯定會在民主黨賣國的時候發起大規模的抗議!甚至會投票支持彈劾杜魯門的表決!

沒錯,是彈劾!

杜魯門大概是美國歷史上第一個還沒有正式當選就面臨彈劾風險的總統了。因為現在共和黨、國家法西斯黨和布爾什維克黨等三個在野黨控制了國會眾議院中61%的席位和參議院中的55個席位。雖然都沒有達到三分之二的絕對多數,但是距離並不是很遠。只要有少數主戰的民主黨議員倒戈,杜魯門的總統寶座就得被人拿走了。

而這三個在野黨現在都把“抗德”的大旗高高舉起,都堅決反對喪權辱國的和平。其中調門最高的國家法西斯黨和布爾什維克黨的領袖,甚至在日前的選舉勝利演說(對他們而言,這次的選舉結果當然是勝利)中表示:如果杜魯門總統同意向德國支付巨額戰爭賠償,他們將在國會中發起彈劾案。

而被民主黨的高調打敗的共和黨的領袖們雖然沒有表態要支持彈劾,不過也都明確表明堅決反對任何出賣美國利益的和平條約……

此外,在民主黨內部現在也有相當強大的反對同德國議和的勢力。他們是以現任總統華萊士為首的民主黨主戰派,因為在剛剛結束的大選中為民主黨立下了汗馬功勞,華萊士的聲望大漲,而且也出現了支持他的派別。雖然人數不多,但卻是“關鍵”的少數。如果這些人背離民主黨或者在可能發生彈劾表決中投了贊成票,杜魯門的總統寶座就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