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1章 還有自由法國

自由法國的洛林紅十字三色旗,現在仍然高高飄揚在聖皮埃爾和密克隆群島首府聖皮埃爾小城的上空,迎著強勁的北大西洋海風,獵獵飄揚,彰顯著法蘭西不屈的自由精神。

和英國(加拿大)的弗雷澤海軍中將充滿惡意的猜想不同,夏爾·戴高樂和他的自由法國戰士們從來都沒有想過要向統治歐洲的德國人屈服。因為在他們看來,現在跟隨德國混得風生水起的法蘭西第四共和國(現在沒有維希法國,貝當領導的法國被稱為第四共和國)完全喪失了尊嚴和靈魂,出賣了法蘭西民族,成為了德國主導的泛雅利安主義的追隨者。

而泛雅利安主義發展到最後,必然是雅利安民族認同取代原來的法蘭西民族認同,使得法蘭西民族湮滅在歷史的長河中!

在失去了法蘭西民族認同之後,法國這國家毫無疑問也會成為歷史名詞,從而被所謂的歐洲合眾國完全融合。這樣法蘭西民族和國家就算完全滅亡了。

這樣淒慘的前景,自然夏爾·戴高樂這樣的法蘭西愛國者所不能容忍的。雖然夏爾·戴高樂本人並不反對建立歐洲共同體和實現法德一體化,但他和他的同志們所想象的可不是泛雅利安化的歐洲,而是一個各個民族自由、平等、博愛地生活在一起,並且以法語為主要官方語言的歐洲共同體……

除了在法國主導還是德國主導的問題上同第四共和國對立之外,還有另外一個重要的原因讓自由法國的戰士們堅定地站在自由世界一邊——這個原因就是聖皮埃爾和密克隆群島已經被美國人用數萬枚磁性水雷、錨雷和沉船團團封鎖起來了。所有的港口,包括最小的漁港都無法使用,每一處可供登陸或船只停靠的灘頭也都布署了各種障礙物和水雷、地雷。

整個聖皮埃爾和密克隆群島同外界的聯系只能靠空運維持,各個島嶼之間的聯絡也只能通過空中。島上的6.5萬名自由戰士,4.2萬自由法國運動的家屬和文職人員,還有6000名法國籍的居民需要的補給物資,也都通過空投解決。平均每天,美國人都要往聖皮埃爾和密克隆群島投下200噸的物資,才能保證11.3萬個法國人的生存。

而且,美國人還通過補給輸送控制著群島上生活必需品的儲備數量。現在只要有一個星期沒有空投,群島上的11.3萬法國人就得挨餓!

而德國在清除聖皮埃爾和密克隆群島周圍的水雷並且打撈起鎖港的沉船之前,根本沒有余力保證11.3萬法國人的供應……一天200噸的運輸量需要六七十架福克42運輸機輸送。如果將這些運輸量用於保障登陸部隊,至少可以維持兩個重裝師一天的高強度作戰。

另外,美國在聖皮埃爾小城附近建設的大型軍用機場,也在2個月前以擴建的名義加以摧毀,不過擴建了2個月都不見完工,工地上面依舊是坑坑窪窪,連美國人留在島上的工程機械也都因為“德國特務”的破壞而完全毀壞了。

也就是說,即便德國人背下11.3萬法國人的供應拿下了聖皮埃爾和密克隆群島,他們短期內也無法在群島上布署Me264和Me262T,這就使得聖皮埃爾和密克隆群島的價值大為下降了。

不過在1945年4月25日上午,法蘭西民族解放委員會主席夏爾·戴高樂將軍和自由法國武裝力量總監亨利·吉羅還是下達了實行戰時戒嚴的命令,宣布聖皮埃爾和密克隆群島很快將會遭到納粹和法西斯軍隊(納粹指德軍,法西斯指法軍)的進攻!

在頒布了命令之後,他們兩人和其他住在聖皮埃爾城內的法蘭西民族解放委員會的成員,全都帶著家屬離開了聖皮埃爾城,進入了位於聖皮埃爾島北部高地的“自由堡壘”——這座堡壘是個縮小版的丘吉爾海軍要塞,不過也不是太小,幾乎占據了聖皮埃爾島陸地面積的三分之一,但是卻沒有布署口徑超過240mm的安防炮,也沒有裝甲炮塔。“自由堡壘”用於的最強火力就是美國的M1型240mm加農炮。

而在和“自由堡壘”隔著20多公裏海面對望的紐芬蘭島的波因特點(是個半島的頂點,地勢較為平坦,擁有可以登陸的沙灘,是盟軍的一個布防要點)附近,則建有一個大小和“丘吉爾海軍要塞”差不多的名為“潘興要塞”的海防要塞。這個要塞則擁有多達4座雙聯裝406mm裝甲炮塔——8門威力巨大的406mm大炮不僅可以封鎖附近的洋面,而且還能覆蓋整個聖皮埃爾和密克隆群島!

當戴高樂和吉羅共同乘坐的一輛法國在戰前生產的雷諾牌小汽車駛入“自由堡壘”入口的時候,亨利·吉羅輕嘆了一聲:“夏爾,我想這裏就是咱們的葬身之地了吧?”

“葬身之地?”戴高樂苦苦一笑,“也許吧?如果他們真的打下了紐芬蘭島,聖皮埃爾和密克隆群島也不可能幸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