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詩會

王源確實有些糊塗,不過只片刻之後,王源立刻明白了其中的關竅,剛才柳熏直說玄宗高明,王源也迅速理解了他高明在何處。

“陛下通過貶斥韋堅和皇甫惟明來敲打太子,同時又在繼任者方面取得平衡,讓李林甫亦有所得。皇甫惟明的兵權交還太子之手,更是讓太子覺得陛下依舊信任自己,這正是一種權力和心理的平衡。妙啊,真的妙極。”王源大為贊嘆。

柳熏直呆呆看著王源道:“你這麽快便明白了?”

王源微笑,心道:你當我歷史白學的麽?高明的權力平衡正是古代帝王的必修課,也是坐穩皇位的保證,你都說的這麽明了了,我還怎麽會不懂。

“罷了,此事咱們再別談下去了,對了,忘了告訴你件事了,你的那首《人面桃花》的詩句如今已經在長安城中傳誦開了;各大歌館青館的樂師還都譜了曲唱誦呢。你的大名也在長安名士之間傳開了呢,嘿嘿,你身在柳園之中怕是不知道這件事吧。”

王源愕然道:“這是怎麽回事?”

柳熏直呵呵笑道:“那有什麽稀奇的?好詩自然得以傳誦,寫詩之人自然得以揚名,外邊不知多少人想看看你這個突然冒出來的少年才子呢。”

王源瞪眼道:“此事當真?這我可有些心跳加速了,我也有今天啊。”

柳熏直哈哈笑道:“左相本來他要親自勉勵你幾句的,但又怕和那日一樣給你召來這些人的嫉妒,所以便讓我跟你說此事。”

王源籲了口氣道:“沒想到在長安出名如此容易。”

柳熏直正色道:“你錯了,老朽在長安幾十年,寫出的詩文何止千首,可沒一首能轟動長安的。在長安出名極為不易,每日詩壇新作何止千首,又有多少能夠入人耳目?你的詠梅和桃花兩首經我們刻意放出之後,很快便得到眾人認可,可見在長安詩壇成名,還是需要真本事的。”

王源嘆道:“你在詩會之前告訴我這個消息讓我壓力好大。”

柳熏直微笑道:“二郎,你不用壓力大,憑你的幾首詩,我們都相信你在梨花詩會上大放異彩。而且我還要告訴你,正因為你的兩首詩作上佳,本屆梨花詩會已經上升了幾個档次,不僅有長安名家參加,連身居外地的幾位詩文大家也會來到呢。”

王源驚道:“都有誰?李太白來麽?”

柳熏直神秘一笑道:“不能告訴你,免得你壓力更大,總而言之,群賢畢至,盛會隆重,將會是你生平未見,老朽也生平未見的大場面。”

……

京城中這幾日談論最多的除了朝廷中最近的韋堅和皇甫惟明的大案之外,恐怕便是今年的梨花詩會了。

人人皆知梨花詩會是李適之和李林甫左右二相國的鬥法之所,自第一年舉辦之後,之後的兩年時間,真正的詩文大家和長安名士已經不屑於參加,因為他們不想淪為兩位相國相互爭權的工具;所以往年的梨花詩會名氣大於內容,雖挑頭召集的是當朝左右相國,但參加者大多是一些名不見經傳的人物。或者是一些想從中覓得良機投機上位的落魄文人。

但今年卻大大不同,朝廷上,李林甫和太子一黨的爭鬥已經不在遮遮掩掩;朝中的勢力已有涇渭分明之態,人人將李適之看做太子一黨,而朝中重臣均已各自站好隊伍,雙方勢力也已經在韋堅和皇甫惟明一案上交上了火,便再也沒什麽好顧忌的了。

事實上,本來以為韋堅和皇甫惟明一案會弄得不可收拾的李適之等人,在朝廷上奮力相博,沒想到居然有了個不錯的結果。韋堅和皇甫惟明雖然被貶出長安,但和預想的糟糕的結果已經大大不同。

要知道李林甫楊慎矜等人彈劾的可是“欲謀廢立”的重罪。這樣的罪名和謀逆也沒什麽兩樣,砍頭抄家都還是輕的,株連九族才是這罪名成立後的下場。然而現在的結果僅僅是貶出長安,這無疑給了李適之等人巨大的信心。似乎這預示著李林甫在皇上心裏也並不是那麽的重要。

於是乎,今年的梨花詩會,不少朝中重臣也不再避諱接受邀約前來;反正立場也明了,何不乘勝追擊在詩會上再給李林甫重重一擊呢。

更何況今年的詩會不僅是有這個看點在,這幾日京城中流傳著一名出身坊丁的名叫王源的人寫的兩首詩。在長安名士們之間贏得一致的好評,而這個王源也要參加詩會,這無疑是另外一大看點。

很多既無心參與太子左右相之間復雜爭鬥,只醉心於詩文山水之間的名士們也被吸引而來,這更是絕無僅有的。這些人對詩文的愛好勝過爭名奪利,在長安詩壇連續失去孟浩然和賀知章兩位泰鬥的情形下;在李太白掛冠而去不知所蹤的情形下,他們對這位新冒出來,寫出兩首極好詩文的王源充滿了好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