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6章 聖旨

就在邏些城中的吐蕃贊普尺帶珠丹在床榻上用最後的氣力向大丞相倚祥葉樂和大將軍恩蘭托孤之時,遠在二百裏外的匹播城下的唐軍大營中,大唐陛下玄宗皇帝的聖旨也千裏迢迢的抵達。王源高仙芝哥舒翰李光弼四名節度使正跪在中軍大帳內聆聽宣旨內侍高聲誦讀聖旨。

“……王源高仙芝哥舒翰李光弼四人聽者,朕看了你四人聯名奏議之時,召集兩位相國和朝中重臣緊急商議此事,最終朕及諸位大臣均認為應該尊重爾等的提議與吐蕃議和。朕本以為,此次征戰吐蕃能有滅國之望,現在看來是朕想多了。北路軍全軍覆沒之後,東西路軍兵力不足,朝廷一時無法抽調兵馬增援,當此之時議和乃是上上之策……”

王源跪在地上低頭聆聽,他對這個決定一點也不意外,這個結果是早已能預料到的。

“……朕征詢朝中重臣的意見,特此授命王源高仙芝兩人為同吐蕃議和之特使。王源為正,高仙芝為輔,命你二人協同解決此事。至於此次和議,朕認為,若能迫吐蕃割地賠款俯首稱臣是為上策,當然這都是朕的一廂情願,具體情形兩位商議而決,但求有利於大唐便可。”

“北路軍三萬余騎兵被殲之事,爾等奏折之上做了較多的解釋,甚至有怪朕下令奪取邏些城之意。朕承認有些心急,但爾等為將,當審時度勢,謹慎決定,而非因朕之言而輕躁冒進,導致大敗。如今被迫同吐蕃媾和之局,未嘗不是因北路軍被殲而起。可說北路軍此敗不可容忍。朕有失誤,但更大的失誤者在將帥之身,豈不聞‘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乎’?故而針對此敗,朕自罰三日不食以示懲戒己身,但哥舒翰和李光弼之失亦需懲戒。現奪哥舒翰河西節度使之職,降為河西兵馬使,河西節度使命王源暫代。奪李光弼隴右節度使之職,降為隴右兵馬使,隴右節度使由高仙芝暫代。你二人須得引以為戒,今後當小心謹慎戮力領軍,以期朕許。欽此。”

長長的聖旨讀完,王源高仙芝等人叩拜謝恩接旨。聖旨無非只是兩件事,一件便是議和的事情準了,讓王源和高仙芝全權處理。第二件便是關於北路軍全軍覆沒的處理結果。第一件事在意料之中,唯一覺得意外的便是,這全權議和的正使居然是王源而不是高仙芝,這多少讓人覺得意外。無論資歷還是威望,高仙芝都在王源之上,卻讓王源當了正使,這恐怕是楊國忠從中又吹了風的結果。

第二件事上,其實也蠻令人意外的。北路軍的全軍覆沒,按理說哥舒翰和李光弼會倒大黴。這兩人其實已經做好了被一擼到底心理準備,但玄宗的聖旨上只是免了他們的節度使之職而保留了他們兵馬使的位置,這已經是很好的結果了。

以王忠嗣為例,石堡城之敗後,一個身兼三大節度使並朝中政事堂重要位置的大唐重臣,要職全部被擼的幹幹凈凈。現在王忠嗣只授了個漢陽太守的職位。兩下裏一比較,便知道玄宗對哥舒翰和李光弼是多麽仁慈了。這可能跟奏折上王源毫不客氣的指出玄宗之過有關,玄宗竟然也因為這些指責懲罰了自己。至於絕食三日這種懲罰是否帶有賭氣和孩子氣的味道,那便另當別論了。

而更讓然意外的是,河西道和隴右道分別由王源和高仙芝兼領,這便是朝廷肯定了王源和高仙芝的一種態度。不出意外的話,當此戰結束之後,這兩人將會正式授命為這兩道節度使。然則,大唐節度使之中,除了安祿山領三道節度使之外,便只有高仙芝和王源各領兩道節度使之職了。這說明在玄宗心中,王源和高仙芝的地位已經飆升到了一個相當高的位置。

聖旨宣罷,送了遠道而來的宣旨欽差去休息之後,帳中一時有些靜默。宣旨前是平起平坐的四名節度使大帥,下一刻其中兩人便成了對方的屬下了,確實有些尷尬。

“哥舒大帥,李大帥,沒想到事情還是到了這樣的結果,哎,我不知說什麽才好。”王源沉聲道。

“王大帥,這已經是最好的結果了。若非王帥和高帥為我二人在奏折上開脫,我二人豈會有這樣好的結果。哥舒翰感謝王帥和高帥所做的一切。王大帥,您放心,從今往後,我哥舒翰便是您帳下之將了。哥舒翰自知謀略不夠,但沖鋒陷陣還是成的。”

哥舒翰是個耿直之人,他是真心的感到慶幸,能繼續留在河西道中任兵馬使已經讓他喜出望外了。

“哥舒將軍說的是,卑職也感謝兩位大帥的開脫之恩,今後卑職跟著高帥帳下,必竭盡全力,不敢稍有懈怠。”李光弼靜靜道。

王源嘆了口氣道:“罷了,先這樣吧,此事待戰後我同陛下申辯一番,看看能否再有轉機。哥舒將軍,我雖授命兼代河西道節度使,但河西軍中的事務只有你最熟悉,所以我是不會去插手的,一切還是哥舒將軍做主便是。若是有什麽需求的話,但直接跟我說便是。總之,大夥兒一起齊心協力為國盡忠效力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