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2章 可悲

大營中,高仙芝將自己所知道的朝廷對於和議內容的爭論說給王源聽。這都是安西鎮的那名官員在離京時打探到的消息,高仙芝恰好回了一趟安西鎮,故而得知了這一切。但其實高仙芝所知的也僅僅是皮毛,他僅僅知道太子李亨和右相李林甫為了和議的內容而大肆爭吵,卻不知真正的原因。

其實總體而言,朝廷對於和議的內容是滿意的。畢竟從局勢上來看,大唐想更進一步滅了吐蕃已經是不可能的了。四位領軍大帥的奏折上說的很清楚,要想滅吐蕃,起碼需要增兵十五萬到二十萬,才能和吐蕃人在邏些城死磕,才有把握拿下邏些城。

玄宗當然是想這麽幹的,但是現實是不允許的。大唐出兵吐蕃這半年時間裏,因為調集了河西隴右和安西鎮的幾乎全部兵力,這三鎮目前處於兵力真空時期。這樣一來,防禦北方突厥的重擔其實便落到了朔方和河東道的肩膀上。

而在開戰之前,朝廷抽調了朔方軍中的一萬步兵加入河西隴右聯軍之中,這一萬人在石堡城之戰中被哥舒翰和李光弼拋棄,盡數被殲滅。本來兵額只有六萬五千人的朔方軍只剩下了五萬五千兵力。在河西隴右兩軍討伐吐蕃期間,朔方軍便要以這五萬五千兵馬獨自防禦突厥人,這本身就已經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了。

大唐各大節度使的設立和職責都是有講究的。安西節度鎮遠在西域,專門應對天山西域諸國,總體的戰略便是讓這些西域小國歸順大唐,從而達到戰略上對吐蕃國的包圍。河西軍是連接安西鎮和大唐內陸的最重要的節度軍鎮。北禦突厥南防吐蕃,同時還守護著河西走廊這條通向西域的通道,並且割裂吐蕃和突厥兩國之間的交通,可謂職責最為重要。所以河西軍的所轄兵力僅次於範陽和隴右,兵額達到了七萬三千人之多。隴右節度使的兵額達到七萬五千人,雖不如範陽節度所轄的十萬兵力那麽多,但因為他的主要防禦對象是吐蕃大國,故而擁有如此龐大的兵力也是可以理解的。

總體而言,朝廷設置節度使以及兵額的數量都是經過研究的。針對所要防禦的敵人的強大程度以及地理因素和各方面的綜合考慮,才會有了如今的局面。也就是說,河西隴右朔方河東四道在大唐的西北方向所轄的近二十八萬的兵力是足以應付突厥和吐蕃兩國和大唐邊境的防守態勢的。當然這只是在正常狀態下。

當大唐主動調集河西隴右大軍出征吐蕃時,這種平衡便立刻被打破。剛開始突厥人還在觀望,唐人和吐蕃之間戰鬥也不是一天兩天了,他們也沒打算插一腳。但是當河西隴右聯軍在納木錯湖之戰中幾乎全軍覆沒的消息傳來之時,突厥人忽然意識到自己有了機會。河西隴右兩軍,在經歷兩次和吐蕃的大戰之後,他們的兵力已經消耗殆盡,兩節度使只剩下不到兩萬殘兵留守。唯一尚有五萬多兵馬的朔方軍,他們的節度使還是一個上任不久的無能書生張齊丘。

突厥人只是稍微的試探了一下,便試探出這位唯一手頭有兵的張齊丘沒什麽打仗的本事。他們稍微攻了一攻,便拿下了朔方軍所轄的北端堡壘受降城。然後,突厥人便開始蠢蠢欲動,醞釀著大規模的軍事行動。

張齊丘本就不會打仗,此刻又是獨木難支,所以忙向朝廷請求援兵。朝廷只能從已經歸於安祿山的河東道調集兵馬支援。雖然短暫的穩定住了局面,但那也非長久之計。

而且河東道歸屬於安祿山,調動安祿山的河東道兵馬破費了一番功夫。安祿山連上奏折稱東突厥和契丹人也蠢蠢欲動,河東道兵馬不能調動雲雲。不但說不能調兵,反而要求朝廷增兵。一來二去,還是李林甫寫了信給安祿山,這才讓河東道的五萬五千兵馬勉強分了三萬到河西道,穩定住了邊境的形勢。

而王源高仙芝等人請求議和或者增兵的奏折便是在那時抵達了京城。在那種情形下,玄宗即便想滅吐蕃想的發瘋,卻也無兵可派,只能同意議和了。

雖然議和了,玄宗心裏其實還是不要太痛快的。雖然王源等人議定的和議對大唐是極其有利的,但他總是心裏不得勁。接到議和的條款之後,太子李亨的一句話讓玄宗心裏更加的不痛快。那便是議和條件中吐蕃不願稱臣於大唐的那一條。玄宗本來就認為沒能沒了吐蕃甚為可惜,現在吐蕃人連稱臣都不願,這讓他非常的不滿。

於是,明白了玄宗心思的李亨在議論和議條款的時候指出了這一點,要求打回去重新擬定,必須要吐蕃人稱臣。此舉頓時激起了李林甫的反對。雖然李林甫揣摩出玄宗的心思,但這一次他可不能讓李亨通過了這個提議。一來朝廷的形勢確實不允許,二來那可是李亨啊,自己的死對頭啊,他說白自己必須說黑,絕對不能讓他冒頭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