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2章 亂起

這件事經由秦國夫人的信件傳入王源的耳朵裏時,王源跺腳大罵。楊國忠並不知他這麽做所帶來的後果,他以為只是清除異己的行為,卻不知他所面對的是一只猛獸。這只猛獸本來就要咬人,而楊國忠此舉顯然是逼著這頭野獸提前發飆了。既要對付安祿山,卻又不能做的徹底,安祿山來京這麽好的機會卻不能斷然截殺,這便是楊國忠的無能。

對王源而言,他希望安祿山的造反來的越遲越好,因為劍南軍和隴右軍的新兵尚未達到自己所希望達到的成果。而且兵種的搭配也只稍具雛形,還需要更長的時間去成型。雖然從去年募兵到現在已經有七個多月的時間,劍南隴右兩軍的總兵額早已滿員,新兵們的訓練也正抓緊進行。糧食物資的囤積也加快的進行。兵器盔甲的裝備也正趨於成型。但時間還是不夠,王源希望能再給自己一兩年時間,到那時手中的兵馬便可成為一支精銳之軍。然而楊國忠這麽一鬧騰,怕是安祿山立刻便要反了。

壞消息接踵而來,九月中,秦國夫人再次寫信告知王源,楊國忠又在計劃著用章仇兼瓊取代安祿山拿回河東道節度使的職位。理由是安祿山既防契丹又防東突厥恐力不從心,一人兼任三道節度使恐於防務不利。故而要將河東節度使的職務從安祿山的手中奪回來,推薦原劍南節度使章仇兼瓊的手上。

得知了這個消息,王源更是無語。從安祿山手中奪河東道,那顯然是不可能的,這麽做將更加讓安祿山加緊反叛的腳步。安祿山豈會容楊國忠削弱手中的兵力。

而隨著事情的進展,朝臣們附議楊國忠的提議給玄宗造成了巨大的壓力,迫於這種壓力,玄宗命人去範陽問安祿山的意見,想和安祿山打個商量,意思是要安祿山息事寧人便將河東道交出來便是。此舉終於讓安祿山忍無可忍,安祿山當即上奏表示,要交出河東道便索性將範陽節度使,平盧節度使的職務全部都辭了,一了百了來個幹凈。

這當然是氣話,便是告訴玄宗自己絕不同意的意思。然此事被楊國忠知道後大肆宣揚,說安祿山以此要挾陛下,拒不接受朝廷的任免之令。還說安祿山要辭了範陽平盧兩道節度使的職務,想以此要挾朝廷,豈不知朝廷人才濟濟,安祿山以為唯有他才能鎮守東北邊鎮,豈不知人選都已經備好了,安祿山要辭便辭,不辭便是說話不算話。

天真的楊國忠以為靠著這些擠兌的手段便能激將安祿山賭氣辭了三道節度使的職務。豈不知此舉終於激怒了安祿山,安祿山忍受了近兩個月的譏諷和嘲笑默不作聲,終於在十月底完成了和契丹人東突厥各部落的談判,和他們達成了共同出兵的攻守同盟。

……

大唐天寶八年十一月初九,長安城迎來了冬日的一個普通的清冷的早晨。當晨鐘敲過,百姓們正開始一天忙碌的生計的時候,大唐興慶宮內宮中,玄宗正慵懶的從暖烘烘錦被中起身準備去參加上午貴妃在花萼樓獻上的新曲演奏會的時候,遠在範陽的安祿山正全服武裝的站在他堡壘般的節度府前的廣場上,面對初升的朝陽宣讀著一份檄文。

“祿山入唐而來,為大唐戍守邊鎮,不敢稍有松懈。每日奔波於烽煙之中,決死於沙場之上,身受百創而無一怨,歷經萬死固無一辭。天子恩遇,常念於心,皇朝恩惠,不敢或忘。本擬以平庸之軀上報皇恩浩蕩下安黎民百姓,然所見所聞,所經所歷讓人齒寒心冷,唏噓嘆息。今我大唐,奸人當道,楊氏一門,只手摭天。奸佞橫行,忠良遭難,朝廷之上魑魅魍魎橫行,長安殿上鬼怪妖魔群舞。楊氏首惡國忠者,邪佞諂媚,譖毀忠良,疑惑聖聽,遂居權寵,撓亂天機,威福自由,有識杜口。行結黨營私誣陷諂媚之事,做開館戮屍背德喪倫之行。楊家姐妹,淫媚喪德,汙名傳於宇內,天下無不側目。玷汙宮闈,魅惑今上,楊氏之禍,天下之難。大唐天下,萬馬齊喑,此乃天地之哀,哀莫大於心死。今祿山憂國之危,願行天下之大不違之事,奉密詔討伐楊國忠以清君側,殺楊氏妖媚以正國聲,大唐之興,今日之始。希天下之人,懂我安祿山之心,為我安祿山之助,清君側,正國聲,還我煌煌大唐,千秋清明!”

短短不足四百字的檄文鏗鏘有力,字字如刀。安祿山在檄文中將自己描繪成一個為了大唐出生入死的忠臣良將,為了大唐九死一生無怨無悔。但朝中楊氏一門禍亂朝綱蠱惑帝王,所以他要清君側正國聲率兵討伐楊國忠。而且安祿山還撒了個彌天大謊,將這次舉兵討伐說成是奉了玄宗的密旨行事,給自己的反叛安上了一個正義的師出有名的服眾的理由。這麽做的目的自然是要將不明真相的軍中將領和士兵們收服,讓他們以為這場討伐之戰是奉皇命而為,便不再有其他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