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5章 變局(第3/4頁)

從戰略上而言,高仙芝所言不錯。若是李光弼和郭子儀當真能撐住北線的一片天,對於平叛之事或有助益。若是自己過於在乎權力上的得失,不免被包括高仙芝在內的人看做是自己只在乎權力而不在乎平叛大局。雖然不至於讓自己名聲掃地,但對於自己的聲望是有較大損害的。

思量良久,王源決定咽下這口惡氣。既然大家都能看出來這次是陛下的不地道,那麽這個虧未必便是虧。吃了這個虧未必便是壞事。自己的實力並未受損,而且會贏得更多的同情分,這或許正是一種以退為進的策略。況且自己在沒弄清楚為何玄宗會執意如此的真正原因之前,輕舉妄動是不智之舉。玄宗等著自己發飆,自己偏偏不發飆,這或許會是更好的應對之策。

“兄長說的在理,我實不必為此事而憤怒。無論如何,平叛乃是我們的第一要務,只要於平叛有利,我又何必計較這些。陛下要怎麽做便隨他去吧,我等無愧於心便可。多謝兄長教誨。”王源籲了口道。

高仙芝嘆了口氣道:“賢弟,你能這麽想便是最好。我何嘗不是和你一樣的憤怒的和失望。但是正如你所言,我等無愧於心便可,我們是為了天下百姓,不是為了某一人而盡忠。他可不仁,我們不能不義。當前局勢不能自亂陣腳,有人看不清大局,我們可不能跟著一起犯糊塗。況且陛下此舉對我大軍並無妨害。”

王源笑道:“兄長深明大義,我很感激。兄長,我想這兩日便動身回成都去,還需要兄長繼續在此辛苦領軍了。”

高仙芝愕然道:“你怎地還是要回成都理論?剛才的話都白說了不成?”

王源笑道:“兄長放心,我回去並非為了這件事。這件事我一個字也不會提。莫忘了我們剛才所說的事情,我回去要安排百姓過冬之事,另外豐王爺和顏太守我也要送到成都去,我想親自跟陛下解釋此次援救平原城以及巡察黃河南岸各郡縣州府之事。我們暫不攻長安的打算也要跟朝廷解釋清楚。我不想鬧得誤會連連,到時候弄得滿城風雨。這些事都需要妥善處理,我不能不回成都一趟。”

高仙芝點頭道:“說的也是,你是相國,也確實需要你去安排一些事情。但你要向我保證,絕不因為李光弼和郭子儀的事情和陛下起爭執。”

王源呵呵笑道:“兄長放心,你當我是什麽人,我說不計較便是不計較。只是我又要離開軍中,軍中事務又要讓兄長操心了。”

高仙芝擺手道:“自己兄弟,說這些作甚?這都是分內之事罷了。”

兩人在大帳孤燈下談談說說,不知時間流逝。直到聞營中四更更鼓敲響,才發現夜色已深。高仙芝也並沒有和王源一起入內抵足而眠,在王源的目送下踏著深夜的秋霜回帳休息。

……

次日上午,王源在高仙芝的引領下巡視了大軍營盤。高仙芝選擇將大軍的營盤駐紮在長安東十裏灞河兩岸,沿著灞河兩岸形成一個方圓五六裏的大營盤,前營距離長安東城門不過五裏之遙。此處紮營得天獨厚具有封鎖長安東邊的通道的作用,軍營將灞河上的三座橋梁盡數被囊括在內,長安往東的通道被徹底掐斷。

並且,軍營之中有大批的房舍和院落在此,那是之前矗立在灞河兩岸的大唐貴胄們在城外的別苑和府邸。這些宅邸原本都豪華闊大,沿著灞河兩岸排列,在灞河兩岸形成了一座小小的城鎮的規模。因為有了這些宅邸庭院,大軍的物資器械也就有了合適存放之所,無需露天堆放。同時大批的兵士們也有住宿之處,到了嚴冬之際也是可以擋風禦寒的。對王源而言,如果大軍最終必須要在長安郊外困守過冬的話,營寨稍加改造,那是絕對可以度過長安嚴酷的冬天的。

在策馬經過灞橋的時候,王源勒馬於橋頭觀看灞橋兩岸的風景,不禁唏噓不已。他倒不是感嘆營寨的連綿宏大,而是在感嘆滄海桑田之變。記得當年自己第一次來到灞橋的時候,是被邀請參加虢國夫人在灞橋西岸的東園之中的一場踏春聚會。正是在那場聚會上,還懵懂無知沒有從穿越的迷茫中走出來的自己遇見了楊家的那三姐妹。正是在那成聚會上,自己的新編《清平樂》以及一首古風《袖底風》傳唱開來,在長安名聲日隆。也正是在那場聚會上,自己遇到了那個給自己帶來無窮麻煩的虢國夫人,以至於終於逼得自己動手殺了她。也同樣在那場聚會上,自己遇到了秦國夫人,並且逐漸兩情相悅,並讓自己受益良多。

總而言之,此處對於王源而言,具有非同尋常的意義,也勾起了王源很久沒有觸及的回憶。然而,此刻眼前的灞橋兩岸早已面目全非。灞橋的流水依舊嘩嘩的流淌著,然而兩岸卻已經景象大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