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0章 破局(三)

“諸位卿家,立太子之事須得慎之又慎,朕當年已經犯下了個錯誤,故而朕現在對這件事可謂是斟酌再三。不瞞諸位說,朕心中對朕的幾個皇子也做了考量,但朕對他們其實都不滿意。然而我大唐國本之事幹系到天下軍民之心的安定,卻也只能在朕的幾名皇子之中擇優而立。況且相國說李珙經過歷練之後成長頗多,朕自然是相信相國的判斷。”玄宗緩緩開口道。

王源倒是頗為意外,他本以為在立太子之事上,玄宗恐怕要和自己產生極大的分歧,甚至有可能發生不快。但沒想到玄宗居然是這種順從的口氣和態度。難道說玄宗隱忍至此,決意不在跟自己產生任何的沖突,選擇事事順從自己的心意不成?但王源很快便否定了這個判斷。這可是立太子,幹系大唐未來江山社稷的繼承的大事,玄宗怎會如此輕易的讓步?他屬意於李瑁已經是公開的秘密,李珙根本就是他不喜歡的兒子,又怎會忍氣吞聲到如此地步?

“不過,這件事朕覺得是否往後放一放為好。立太子之事極為重大,不可草率從事。而且叛軍未滅,國事不穩,此時立太子既不莊重也不合宜。加之朕還想聽一聽不在成都的重臣們的意見,譬如李光弼郭子儀等人都是朝中重臣,他們尚不知此議,這件事是否要聽聽他們的意見為好?還有高仙芝、南方各州府的官員等等,朕認為都需要聽聽他們的意見。朕不想重蹈覆轍,朕在此事上一定要極為謹慎。王源,你說呢?”玄宗用溫和的商議的語氣說道。

王源心中冷笑,果然不出所料,玄宗不過是采用拖延之策,既不反對也不同意,將此事往後拖延罷了。果然是玩弄手段的高手,以柔克剛輕描淡寫的化解目前的窘境。

“陛下,國本之事迫在眉睫。此乃安定軍民之心,維穩社稷的重大舉措。國本落定,民心方安。陛下不可再拖延了。”顏真卿沉聲道。

玄宗面露不快之色道:“顏真卿,你這話說的朕好像在拖延似的,朕比你們都著急呢。朕已經老了,豈能不知立儲之急?但朕不是說了麽?越是急,越不能急。朕不想再鑄下大錯了。朕知道,現在天下百姓對朕頗有怨言,認為這場劫難因朕而起。希望朕能早日傳位於新皇,重振天下軍民之心。朕都明白。朕並非戀棧不去,朕只是希望能在平叛之後回到長安傳位於合適的人選,朕只希望能謹慎的選擇繼位的人選,難道這也不成麽?你們是否今日就要逼著朕退位,傳位於李珙?若是你們有此意,朕照做便是。反正朕老了,糊塗了,做了蠢事,被你們像破鞋一般的扔了便是,朕認了。”

玄宗面帶悲戚之色,這幾句話說的蒼老悲涼,像個受盡了委屈的小媳婦一般,又像個不諳世事的孩童般說著這些賭氣的話。

群臣默然,在他們的印象裏,陛下何曾說過這樣的話。大唐陛下李隆基曾幾何時是何等的英明神武,何等的讓人敬仰。正是他,從威勢熏天的武皇手中奪回了李唐王朝的皇位,在他的率領下,大唐自貞觀之治後又達到了另一個繁華盛世,成為當世第一強國。誰能想到,創造了如此輝煌的李隆基,今日居然在百官面前賭氣說話,像個撒潑賣乖的孩童一般。眾人既唏噓不已同時又心中升起惻隱之意。陛下頭發花白,臉色幹枯,整個人像是一塊幹枯的木頭一般。僅僅過了一年多的時間,和長安城中那個風流倜儻英明神武的陛下便已經判若兩人了。而自己這些人此刻卻似乎正在逼迫這個可憐的老人,確實有些於心不忍。

顏真卿是最為感情用事的人,雖然他明白國本之事是迫在眉睫的,但此刻的情形卻讓他不忍在開口逼著玄宗表態。玄宗這些話一出口,顏真卿惶然跪倒在地,連聲道:“陛下何出此言,臣等是為大唐江山社稷著想,陛下若當臣等是逼迫陛下之意,臣等豈非都是死罪?陛下息怒,陛下恕罪。”

顏真卿一跪下,大臣們也都跪了一地,紛紛自請恕罪,連聲表明心跡,表白自己等人絕非是逼宮之舉。

王源靜靜的站在一旁,看著眼前一幹跪倒在地的大臣們,心中冷笑不已。顏真卿等人實在太單純愚昧了,明顯這是玄宗的手段,故意以退為進化解危機。利用的便是這些人的愚忠之心,利用的便是這些人心中的不敢逾越皇權的底線來綁架他們,很顯然,這一招奏效了。

一些大臣見王源昂然不跪,他們也不知道該跟著顏真卿跪下,還是跟著王源站著。一時間僵立原地,尷尬不已。

“陛下,臣等議立太子之事乃是為大唐社稷著想,陛下方才此言豈非將臣等陷於不忠不孝不仁不義之地?議立太子乃是我等臣子分內之事,若我等不提此事,便是失職之行。陛下說那樣的話,豈非教我們瀆職屍位,不理分內之職麽?若如此,要我等臣子何用?陛下幹脆把我們都免了吧,因為我們無法履行作為臣子的職責。”王源冷聲開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