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1章 道理(第2/4頁)

眾人都心知肚明,神策軍無往不利百戰百勝的最重要的原因不是神策軍比對手有多麽強悍的戰力,而正是大帥研制出來的這些超越對手的大殺器。從攻南詔時發明的神威炮,到後來的雷霆彈,再到虎蹲大炮,手榴彈等等,每一戰幾乎都發揮了重要作用。甚至在某些戰事中,正是靠著這些東西才扭轉戰局。

譬如和回紇人的那一戰,若不是手榴彈最後大展神威,這一戰或許將會落敗。這些是神策軍的巨大優勢所在,但現在倉促起兵,這些關系勝敗的物資無法準備完備,這顯然是一個巨大的隱憂。

“這些倒也罷了,我相信即便沒有完全準備好,我們也可以戰而勝之。但有一個事情,才是我們出兵的最大障礙。那便是我們起兵的理由。我知道你們很多人對此不以為然,但師出無名,其實是兵家之大忌。順德者昌,逆德者亡。兵出無名,事故不成。”

王源又說起這些老生常談來,座上眾人都皺起了眉頭。

“我們主動出兵,其實便是造反,天下百姓痛恨造反之人,所以我們一定會失去百姓的支持。沒了百姓的支持,那麽這仗便很難打了。這一切都是相輔相成的關系,是一定要重視的。當初安祿山起兵,他的兵馬不可謂不強悍,準備不可謂不充分,但他為什麽失敗?那可不是因為我們平叛力量的強大,而是他的叛軍沒有得到百姓的擁護,這才是他們失敗的主因。具體的情形你們也看到了,百姓們處處和叛軍為難,糧食寧願燒掉也不給叛軍,叛軍所到之處,百姓們奮起反抗,叛軍攻城,百姓們拼死守城。這一切都歷歷在目。今日我們起兵,若無出師之名,便和安祿山無異。”

眾將皺緊眉頭,不發一言,心中各自思索掂量著,有的人其實已經有些想通了。

“李瑁是天下之主,無論他做什麽,百姓們都因為他是大唐皇帝而覺得理所當然。天下官員百姓們都向著他,他可以充分利用這一點。而我們面對的便是李瑁,不管我們是多麽的為百姓著想,為天下人著想,在他們看來,卻都是反叛之軍,是天下之敵。這其實並不怪天下的百姓,這個道理要講也難以講清楚。但我們不需要跟百姓講道理,我們只需給他們一個理由。這個理由只要充分,只要符合他們心中的想法,便可順風順水。不但可以得到百姓的擁戴,還可以分化敵內部陣營,此消彼長,不可同日而語也。”

王源這已經是不知多少次談及這一類的問題了。為了解釋這個道理,王源可謂是苦口婆心。然而絕大多數人還是都不明白此事的重要性,他們只會認為王源是多此一舉優柔寡斷。但王源知道,歷史上成功的反叛,大多占據道德至高點,高舉一個讓百姓們都信服的大旗。得民心者得天下,這可不是一句空話。武力不能決定一切,武力加民心,這才是最終勝利的籌碼。可惜這個道理太多人不懂,所以太多的造反和起義最終以悲劇收場。王源既然深知其中的道理,他便不能走覆滅的老路。所以他再一次的提及了此事。

眾人甚是無語,他們確實不能理解王源為何執著於此事,大帥不是那種優柔寡斷之人,怎地偏偏在這件事上翻來覆去的說。他們只能理解為,大帥不想讓自己背負上亂臣賊子的罪名,而要為自己反叛的行為開脫了。大帥英雄一世,但怎麽就繞不開這一關呢?大帥若是能摒棄這種想法,再厚黑一些,他早就可以控制住局面了,焉會有今日的局面?譬如當初在成都,所有李唐皇族都在成都,一網打盡便可一了百了,可惜大帥卻坐視機會逝去。

但此刻,大帥再一次慎重的提出這件事來,他們卻也知道大帥心裏是將這件事看的很重的。雖不理解,但恐怕這一次大帥是不會讓步了。

“剛才,我和高副帥已經長談了一番,就此事我們已經達成了一致。故而我決定將親自去驪山宮見太上皇,謀求出師之名。這件事已經決定了,無可更改。”王源的聲音響起在眾人耳邊,眾人張著嘴呆呆的看著王源,果然大帥是要走這一步了,而且還是要親自去。

“大帥,這等事派另外的人去不也是可以的麽?大帥何必親身涉險?卑職願意前往。”宋建功沉聲道。

“卑職願往。”

“義父,柳鈞願往。”

“卑職願去。”

眾人紛紛表態,願意代替王源前往。

王源微微一笑擺手道:“我知道你們是為我擔心,但這件事恐怕只能由我親自前去才可。太上皇和我有太多的糾葛,不當面相談,休想達到目的。這件事我已決定,再無更改。從現在起,大軍由高副元帥統一指揮,諸位聽高副帥調遣,抓緊備戰。”

……

王源這一次的行動屬於絕密中的絕密。神策軍一方在長安城安插了眾多細作眼線探聽消息,同樣,成都城中也必有大量的對方的眼線。無論你如何的盤查清理,隱藏在百姓之中的細作們你也無法清理幹凈。所以,實際上雙方的重大舉動,都在對方的耳目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