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6章 勸農(第2/2頁)

那父親聽了這些話,早就有些呆了,他種了這些年田,只見過官府要錢要糧,征發勞役,從沒聽說過賞錢給種田好的百姓,過了半晌,那行人走遠了,剛才那隨從詢問他種田的要訣,他才如夢初醒,待到詢問完畢,他才期期艾艾的詢問方才那短毛漢子是誰,那隨從鄙視地看了一眼,笑道:“方才不是別人,正是丹陽縣內最大的官,丹陽縣將權知屯田使,呂方呂將軍,你能和他說上話,也算祖宗保佑了。”說到這裏,那隨從從懷中取出一個布囊,交與那人,吩咐道:“這些種子乃是將軍從海外求得糧種,讓某交與汝試種的,要好生伺候,不得有誤。對了說了半天話,你叫甚麽名字,某回去也好有個交代。”

那父親雙手鄭重的結果布囊,小心的揣入懷中,拱手稟報道:“某姓劉行三,村人就叫某劉三。”

那隨從揮了揮手,轉身快步趕上隊伍去了,劉三抖抖索索的從布囊中倒出幾粒種子,那種子長得顆粒飽滿,只是長得頗為奇怪,既非麥又非谷子,每顆都長的都有四五粒麥子那麽大,劉三種了半輩子田,也未曾見過,不禁嘖嘖稱奇。小心翼翼的揣入懷中,卻聽見旁邊兒子說:“看來這呂將軍不是一般人,這般看重種田人,要是能成官家老爺,我們就有安穩飯吃了。”

這話說的頗中劉三的胃口,出奇的沒有罵兒子:“說的不錯,任你鐵打漢子,一天沒兩頓飯入肚,也成軟腳蟹,這呂將軍是有見識,不愧是這麽大的官,不過官家的話能亂說的嗎,你小子又皮癢了。”說道這裏,又習慣性的給了兒子一腳。

隊伍中呂方正哼著小調,看樣子心情不錯,後面王佛兒突然問了一句:“將軍方才給那劉三的糧種可就是玉米,既然有這般物件,為何不立刻在縣中推廣,讓人人都有飯吃。”

王佛兒自從從濠、壽二州回來後,越發寡言慎行,莊重自持。平日裏只是讀書習武,經常一天也沒說幾句話。若不是呂方知道他老底,還以為他以前是個飽學老儒,經常一天也說不上三句話,今日問這話來,想是心裏憋得緊了。呂方笑了笑:說“佛兒也種過田,你種田時若是官府突然下發一種你從未見過的種子給你,你會怎麽想。”

王佛兒聽了這話,並不吭聲,只是皺著眉頭苦思。呂方自顧說了下去:“再說這種子雖是良種,但種田這玩意在這裏豐收,換個地方就有可能顆粒無收,某家在這丹陽縣並無根基,若是給予農民一季絕收,只怕就會激起民變,那般土豪見某又是掃平寺院,又是派兵到鄉裏去,早就心懷怨恨,只不過看某家手中有兵,不敢出頭而已。那民變若是有了土豪牽頭,可就難對付了,就算平定下來,只怕這丹陽縣也被楊行密以治理不善之名奪回去了。那時豈不是偷雞不成反折把米。”

聽了呂方一席話,王佛兒嘆了口氣,臉上滿是郁結之色,呂方回身拍了拍他的肩膀:“某知道你一心想讓這種子早些傳播出去,少些人餓死,可好心未必有好結果,還是讓這劉三先試試,縱然不成,某家補貼些錢帛與他也就罷了,出不了大事,若是成了,四周的百姓不用你我說也自會求那劉三分與的。這世間事,急不得。”說到這裏,王佛兒低聲道:“欲速則不達,將軍果然明達,非某能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