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4章 後勤(第2/2頁)

安吉城外淮南軍大營,呂方走進中軍大帳中,只見十余人按照官階高地按兩廂坐下,呂方正想在末尾找個地方坐好,他雖然身為一州刺史,可這十余人都是楊行密幕府內的大將,基本都是四五品的官職,資歷更非半路出家的自己能夠比的,還是低調些比較好。

“呂刺史到這裏來吧。”呂方聽了一愣,卻看到李神福微笑著指著自己身旁的一個位置道:“你身為糧料使,三軍之命皆在掌握之中,又是地主,到這邊坐下,也好說話。”

呂方站起身來,見李神福語意甚和,也不謙讓,便到了那位置坐下。李神福待呂方坐下,便開口詢問諸將手下士卒的狀況,待問完後,便轉身對呂方問道:“任之,你和對面的許再思打了許久的交道,熟悉敵情,以為當如何進軍呢?”

“這幾年來,淮南鎮海間並無大的戰事,錢繆傾力於收拾浙東諸州,許再思手中的武勇都老兵大半都被調回杭州,大軍若發,烏程孤城必不可守,此人久經戎行,定然退守獨松關,以待援兵,末將以為應馬上進兵,將兩浙兵擋在杜松關後,便可因糧於敵,為久持之計。”

這獨松關位於湖州東南部,自古便是杭州通往建康的要道,東西都是高山幽澗,南北有山谷相通,若鎮海軍扼守此處,便可背靠杭州,將淮南軍阻擋在關前。帳中眾人都是通曉兵事之人,呂方剛一說完,便了然於胸,實在是穩妥之極的建議,縱然不能大勝,也絕不會大敗,兵法之道,先為不可敗,再求可勝,紛紛點頭表示贊同。

李神福也滿意地點了點頭,便開始分配手下諸將任務,呂方打定了主意,千言萬語,不如一默,自己位置尷尬,還是閉嘴為上。待到李神福分配完畢,對呂方笑道:“本以為任之嫻於攻戰,沒想到治錢糧也是一把好手,這次兩萬大軍南下,竟然百姓不擾,眾將軍也沒有抱怨的,我還是第一次見到。”

李神福話音剛落,手下眾將也紛紛笑了起來,呂方趕緊謙讓道:“哪裏哪裏,不過是在下出身武人,也知道這行軍打仗的苦楚,預先做好了準備罷了,只是這次供應兩萬大軍,我卻只有兩縣之地,實在是為難的很。”

眾將聽了,臉上也露出了同情之色,他們打了多年的仗,知道大軍行止,消耗實在是驚人,若是戰事持久,只怕呂方這個糧料使這個差事可不好當。李神福在旁安慰道:“任之也不用太過擔心了,大軍糧秣也不盡從你湖州一地出來,宣、潤、廣陵都是富庶之地,會有糧食轉運而來。”

帳內眾人心中卻是明白這不過是安慰的話,很多時候軍隊缺糧不是真的沒有糧食,而是糧食運不上來,雖然說湖州和淮南有水路相通,可是最直接的通道江南運河卻在鎮海軍手中,其他水道因為年久失修,許多都不能行走大船,而且船只也不可能直接開到軍營旁,所以轉運之責實在是重如泰山,想到這裏,眾人投向呂方的眼神多了幾分同情。

“李招討,末將有兩個要求,還請應允。”呂方好似考慮了很久,突然對李神福說道。

待到李神福點了點頭,呂方便細細說了起來,這是幾日來呂方經過苦思想出來的,一個是約束諸軍,在敵軍領地內不許搶掠,由呂方派出的書吏統一征發力役,軍需,這樣不但會減少損失,而且不會出現大量流民,最後讓谷物爛在地裏,而且保持一個和平的後方局面,對於淮南軍來說是有好處的。其次就是采用票擬的方式來運送糧秣,也就是說,在從淮南運到湖州的碼頭建立轉運點,然後讓百姓或者商人來擔任運輸的任務,運到接近前線的軍站中,作為報酬,允許承運方從中抽取一定的糧食作為費用。而呂方的民夫和軍士只擔任從軍站到前線之間的運輸任務。

呂方話剛說完,帳中立刻一陣靜寂,眾人都被他新奇的想法給驚呆了,過了半晌,李神福笑道:“任之這第一條我覺得倒也可行,畢竟我軍來時,你手下吏員就搞得井井有條,遠勝過軍中征發。只是第二樁,你不怕有奸猾之徒,拿了糧食卻私吞了,或謊報成損耗了,或幹脆隱瞞起來,誤了軍機,我看還不如直接征發百姓為夫役,不是一回事?”

呂方站起身來,胸有成竹的答道:“若要承運糧食的,要先放財物在府中抵押,並且留有档案,其取糧時還須在轉運站簽字畫押,到兵站後,再取畫押取憑條,每五日,轉運站與兵站一一對應,若五日內糧秣還未運到者,則以私吞論罪,沒收抵押財物,根據档案通緝人犯,損耗則在報酬中扣除。至於征發民夫,呂某給人做過田客,雇人種田的莊稼肯定沒有自家的莊稼長得好,這道理大夥都是懂的,若是征發民夫,他們不過是敷衍罷了,時日損耗都是驚人,而我這辦法,那些運糧節約掉的損耗,時間都是他自己的,肯定比征發來的民夫要細心的多,何況若是有利可圖,只怕周邊州縣的商賈不用征發,也會過來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