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7章 曲折(二)(第2/2頁)

突然,劉滿福的肌肉突然緊繃起來了,遠處的敵陣前一陣忙亂,卻是步兵們正在搬開陣前的路障,接著便是一陣煙塵泛起,武勇都的騎兵出動了,他們立刻分成兩個縱隊,像雙臂一般向小丘合攏過來,顯然意圖是想要將自己完全殲滅在這裏。

劉滿福跳起身來,這小丘離己方陣地還有約莫一裏左右,若是自己立刻上馬撤退,敵方自然是追不上自己的,可是這些傷疲交加的步卒們便會落入敵兵手中,這對鎮海軍的士氣是一個巨大的打擊,而且,己方的陣地還沒有完全修築完畢,爭取時間,不讓對方看出本陣的虛實,也是騎兵的任務。幾乎是轉瞬之間,劉滿福便做出了決定,他下令步卒們立刻出發,然後讓手下的騎兵先將山丘上的短矛盡數集中起來,然後指揮騎兵們下了小丘。

劉真騎在健騾上,正大聲的呼喝著,指揮著手下收攏隊形,向另外一側的友軍靠攏。他本是東都人,光啟元年,孫儒擊破東都留守李罕之,將東都焚毀一空,老少填溝壑,少壯劫入軍中,從那時算來,他披甲持兵已有十余年了,如今他在武勇都中也是一個指揮兩百人的校尉了,在看到敵軍騎兵沒有丟下步兵先撤時,他就立刻判斷出分為兩隊想要包抄敵軍的舉動太冒險了,對方在高地上,視野開闊,又是騎兵,完全可以趁己方還未合攏前,先擊破一支,然後再飄然退去,畢竟己方的騾子軍雖然在戰場上機動不錯,可是論起騎射和沖陣還是無法與真正的騎兵相比,最有利的戰場方式還是下馬結陣而戰,這種戰場之上的對沖並不是他們所擅長的。

正如劉真所料,劉滿福選擇了主動進攻,他並沒有直接從小丘上沖下敵軍,而是先下了下丘,然後繞過小丘,迅速的繞到敵軍的側面,發起橫沖,待到敵軍發現這些狡猾的騎兵並沒有撤退,雙方相距不過二十余丈遠了,第一陣箭矢已經落到了他們的頭上。

由於距離的原因,這些箭矢並沒有造成多大的殺傷,可是仍然不可避免的對對方造成了巨大的混亂。騾子軍的指揮官聲嘶力竭的發出號令,要求手下們跳下坐騎,以這些騾子為掩護,組成軍陣。

不管劉滿福的突襲帶來的混亂有多糟糕,指揮官的命令還是被盡量的執行了,騾子軍的士卒們不愧是武勇都中的精銳,他們幾乎是自發的,大部分軍士已經組成了四個棋盤形的小方陣,少許的遊兵正在借助坐騎的掩護用步弓向敵軍還擊,這些身經百戰的老兵在背後和兩側得到袍澤的掩護後,立刻便充滿了勇氣,準備用兇猛的沖擊讓這些突襲的家夥付出代價。

轉眼之間,雙方的距離已經縮短到只有五六丈了,武勇都的前排的士卒們幾乎可以看清楚敵兵臉上暴起的青筋了,他們蹲低身子,減小被敵軍刺中的面積,並將手中長槍的尾端柱入土中,鋒刃直指斜上方,這樣可以準確的刺中馬背上的敵兵。可是隨著一聲唿哨,鎮海軍的騎兵竟然沒有直沖敵陣,而是斜斜掠過,灑過一陣箭矢和短矛。

武勇都的陣中立刻轉來一陣慘叫聲,由於雙方的距離不過五六丈,許多騎兵都瞄準對方的面容或者兩肋等甲胄遮掩不到的地方,許多武勇都的兵卒都是面孔中間而亡,就是有盔甲防護,距離如此之近,箭矢也會深深貫入身體,這在衛生醫療條件極差的古代,中箭者的死亡不過是時間問題罷了。

劉滿福咬緊牙關,猛地一用力,將大腿上的箭矢拔了出來,鮮血立刻湧了出來,他咬牙撕破了一塊衣襟,將傷處包紮起來。方才武勇都的弓箭手的還擊也不是沒有效果,劉滿福便大腿上便挨了一下,雖說被他身上所披的鎖帷子擋了一下,可距離如此之近,又是威力遠遠大過騎弓的步弓,還是被透了過去,還好看箭矢情形,沒有淬毒,也算是不幸中的萬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