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3章 廢城(第2/2頁)

高奉天想到這裏,便朗聲問道:“也好,既然你是這臨海城中首腦之人,那為何這州府所在之地,盜賊橫行,田野不辟,百姓不寧,本使出行之前,呂相公便細細叮囑過,州府之官,代天牧民,若是所任非人,幹系非小。你若不給某家一個理由,待我回杭州之後,定要稟告呂相公,上表朝廷,好生治罪。”他這般做也是一舉兩得,既可以投石問路,看看這俞之恒的底細,也可以先給眼前諸人一個下馬威,好為下一步行止做好準備。

那俞之恒突然被高奉天這般逼問,頓時呆住了,他本不是個口舌便給之人,高奉天所問的問題牽涉的東西又太多,一時間竟然也不知道該如何回答。一旁的一名葛衣老人見狀趕忙解釋道:“高判官息怒,此事也怪不得俞都頭。”言罷便細細解釋起來,原來台州的原任刺史領州兵出援越州,在石城山一戰中戰死後,部分潰兵逃回州中,有的逃入山中成為盜賊,還有的便為部分土豪收編,由於原任刺史乃是錢繆的八都兵中的舊部,相對於本地土豪算是“外來戶”,於是在這個制衡者消失後,原有的勢力平衡便被打破了,強者便互相吞噬,弱者便依附自保,州中頓時戰火四起,生靈塗炭。這俞之恒本是原任刺史留在臨海城中的一個百人都長,刺史敗死後,留在臨海城中的州兵鼓噪作亂,在城中燒殺劫掠,這俞之恒便統領自己手下,領著城中百姓四處彈壓,那些亂兵號令不一,竟然讓他或者斬殺,或者趕出城外。待到平靜下來之後,這俞之恒想要找個上官來移交,可無論是長史還是押衙,不是死在亂兵之中,便是不知所蹤了,於是城中百姓便推舉他為主,讓他做了這州府之主。他也知道自己根基淺薄,只是以都頭自稱。他搜羅散兵,加上城中的丁壯,也有五百余人,要守這麽大的臨海城自然是守不下的,於是便打定了主意,無論是何人來了,他便老老實實開城投降便是,也免得傷了百姓性命,可幾個月下來,盜賊倒是有不少,可來取這臨海城的卻一個也沒有。他派出探子四處一打聽,才明白原來四周的土豪經過一番廝殺,弱者都已經被吞並了,剩下的三四家都實力相當,這臨海城好歹也是州府所在,城池頗為堅固,若是一時攻打不下,反被一旁的對手抄了老巢可就麻煩了,反正只要能夠擊敗這幾個對手,最後臨海一座孤城,還不是探囊取物。於是在臨海城四周反而出現了一片相對平靜的區域,便如同台風眼一般。

聽完那葛衣老者的解釋,高奉天的臉色和藹了少許,轉身對俞之恒柔聲道:“如此說來倒是本使錯怪了都頭了,待某家回到杭州,一定好生稟告呂相公,定有重賞。”

俞之恒趕緊拜謝,他這些時日呆在這孤城之中,神經實在已經是繃緊到了極點,他本是舊刺史的部屬,手下大半都來自錢繆的杭州八都兵,乃是客兵,舊有歸鄉之意,只是兵力太少,路途又不平靜,才困守其中,眼下遇到高奉天這等大官,只覺得肩上的擔子盡數卸去,渾身一陣輕松,正準備開口詢問鎮海軍的大兵何時開到,卻聽到高奉天開口問道:“我一路行來,多有強人出沒,既然俞都頭軍中也有五百兵,為何不出城將其一一討滅,還百姓一個朗朗乾坤,卻困守城中呢?”

“高判官有所不知。”俞之恒苦笑道:“我手下雖有五百人,可是只有百余人是先前的部下,其余的都是城中征集而來的壯丁和潰兵,只能擺在陣後壯壯聲勢,濟不得事的,便是那百余人,城中作亂之時,財帛已經被搶掠一空,眾兵士已經半年沒有發醬菜錢、衣賜,末將實在不敢拿這等兵士去上陣廝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