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投靠(二)(第2/2頁)

“相公,下官聽聞明州趙賊已經逃至福建,不知是否屬實?”

“不錯!”呂方點了點頭,沉聲道:“此時通曉我兩浙內情,實乃心腹之患,只是我與福建本有沖突,屢次修書索要,那王審知只是推諉不與,倒是麻煩得很。”

李彥徽自得地笑了笑,問道:“主公飽覽群書,當知曉袁氏兄弟故事吧?”

“袁氏兄弟?”呂方聽了一愣,不由得愁眉思忖起來,李彥徽坐在一幫只是微笑,也不說話,過了半晌,呂方擡起頭來,笑道:“若果如李公所言,吾當坐至其首。”

福建福州,威武軍驛館,自從趙引弓由台州逃至此地,已經有兩三個月了,威武軍節度使王審知便將趙引弓一行人安置在此地。趙引弓剛逃到此地時,尚有精兵七百余人,大小船只二十余條,還有他在明州多年積蓄的財貨,到了福州之後,他拜見王審知時便拿出一半獻與對方,可王審知卻一介不取,將其全部退還,並在城外專門劃出一片區域,安置趙引弓的手下,趙引弓和二十多名隨從則住在城內驛館所在,待遇也十分優厚,只是趙引弓家破人亡,寄居他人籬下,整日裏都在求見王審知,想辦法對方借兵,要找個機會打回兩浙去,可王審知只是推說福建兵力微弱,無力幫助他對抗呂方。

這日裏趙引弓心情煩悶,正在驛館中飲酒,卻聽到道外間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剛剛轉過身子來,便只見一名親信進得屋來,氣急敗壞地喊道:“主公,王家那幾個狗賊又過來了。”臉上滿是厭惡之色。

趙引弓本已有了幾分酒意,聽到親信的話早已酒意全無,霍的一聲站了起來,外間已經傳進來一個趾高氣揚的聲音:“趙刺史為何不出來相迎,莫非看不上我等兄弟不成?”

趙引弓趕緊擠出一張笑臉,走出屋來,應答道:“哪裏的話,趙某一介羈旅,若無王使君收容,此時尚不知是否還在人世,幾位衙內看得上在下,願意結交,在下高興還來不及。只不過方才在屋中飲酒,才未曾在門口相迎。”說話間,趙引弓已經下階相迎,只見院子裏已經站著四名粗壯男子,臉上滿是驕橫之色,為首的那人手裏玩弄著一根馬鞭,一旁站著一個趙引弓的親隨狼狽的捂著臉,一條鞭痕橫亙在臉上。

趙引弓看到手下被打,雙目現出一絲怒色,旋即便消失了,原來這四人乃是乃是王審知長兄王潮之子,當年王潮在竹林兵變之後,領著數萬殘兵在福建打下一份基業,卻沒有威武軍節度使的寶座留給兒子,卻是留給了弟弟王審知,這王審知為人儉約,禮賢下士,趙引弓奉上的財物他也一介不取,可王潮的這幾個兒子卻三天兩頭的到趙引弓這裏來打秋風,看到自己喜歡的便盡數取去,而且行事極為跋扈,也由不得趙引弓手下厭惡之極,只是眼下大夥兒寄人籬下,也只是敢怒不敢言。

“某家兄弟幾個說要進來與趙刺史耍子,這狗才居然說什麽刺史正有事,請稍待通傳,於是某家便小小的懲戒了他一下,趙刺史該不會生氣了吧?”為首那人乃是王潮的長子王延應,後面三人也紛紛幫腔,將方才進屋通報那名趙引弓的親信氣的渾身發抖,幾欲發作。

趙引弓臉頰上肌肉抽動了一下,站在身後的那名親信看得十分清楚,主公後頸上的青筋跳得十分劇烈,顯然已是惱怒到了極點。趙引弓突然快步向王延應走去,王延應不知他意欲何為,不由得後退了一步。趙引弓走到王延應面前,搶過對方手中的皮鞭,一腳將那挨打的親隨踢倒在地,狠狠的抽打了起來,厲聲喝罵道:“不長眼的家夥,連恩公家的公子也敢阻攔,莫說公子要打你,便是公子開恩,某家也放不過你。”趙引弓一邊喝罵,一面狠狠抽打,那親隨倒是個硬漢,只是在地上挨打,連聲呼痛也沒有,倒是把一旁的王家兄弟搞得十分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