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序幕(三)(第2/2頁)

“嗯,此番淮南兵人數是占了優勢,又位居上遊之勢。不過那王茂章雖為良將,也犯了一個錯誤,若本王所料不錯,最多到年底,淮南軍便要退兵了。”呂方卻好似全然沒有感覺到屋中將佐們目光中的怯意,自顧著點著地圖侃侃而談。

眾將聞言嘩然,紛紛依照地圖上呂方手指的方向細看,可怎麽也看不出王茂章的指揮有什麽問題。王佛兒在眾人中最是心胸坦蕩,便直言道:“大王,王茂章高溝深壘,蓄養士卒,以待戰機這是正;出偏師拊吾之背是奇,以末將陋見,正是暗合孫吳之法,以長擊短之道,如何是犯錯呢?請打完為吾等釋疑!”說到這裏,眾人也躬身附和道:“請大王為吾等釋疑!”

“列位且坐下!”呂方雙手下壓,示意眾將坐下,溫顏笑道:“兵法有雲‘則我專而敵分。’為將者用兵有千條萬法,但歸根結底就一句,那就是要在決定性的戰場上以多打少,大夥請看,徽宣二州之間有天目山脈隔絕,只有狹長的一條徽寧道相通,交通不便。王茂章以陶雅領兵入徽州,只要我遣少兵隔絕徽杭道,其實就等於將這一萬兵放在了決定性的戰場之外了,也就是說王茂章浪費了這一萬兵。”

王佛兒聽到這裏卻連連搖頭:“末將不敢苟同,呂雄那裏只有十五都兵,眾寡不敵,我遣兵少則無法擊敗陶雅,遣兵多則正面會露出破綻,雖然陶雅那一萬兵一時間無法直接威脅我方側翼,但王茂章也防守嚴密,所有的兵力也占有優勢,那廝顯然是要等我方露出破綻在動手的。”

聽了王佛兒的反駁,眾人臉上現出憂色,王茂章的策略的確擊中了鎮海軍的要害,他巧妙的運用了自己兵力上的優勢,並沒有直接走直線攻擊鎮海軍的心腹區域,而是通過間接路線打擊在鎮海軍防線的薄弱環節上,迫使敵方動搖正面堅固的防線,再發起決定性的攻擊。楊行密果然不愧為唐末有數的梟雄,有識人之明,臨死前還把自己這個老親兵放在宣州來對付呂方。

可是呂方臉上卻沒有絲毫憂色,一副成竹在胸的模樣:“若楊行密還在世,或者王茂章本人坐在楊渥那個位置上,你說的自然不錯。只是徽州府治堅固的很,呂雄那一千五百兵進取不足,堅守卻有余的很,沒有半年拿不下來。王茂章已經在前線耗了快兩三個月了,沒動一兵一卒,若是楊行密在世也就罷了,楊渥他一個二十出頭的小夥子,有這個耐性,看著王茂章領著五萬大軍按兵不動?”

聽到呂方這般說,眾人的臉上的神色便活動起來了。淮南新主楊渥繼位之後,強臣幼主,驕兵悍將的事情也都有聽過了。五萬大軍消耗的物資可不是個小數目,光每天人吃馬嚼的就是個天文數字,潤州離廣陵更就是一水之隔。在唐末那個綱常淪喪的年頭,一個王茂章那樣的老將領著五萬大軍蹲在首都旁邊大半年,卻不和敵軍打一仗,只是流水一般的消耗物質,不要說楊渥,換了誰坐在那個位子上也不安心啦,誰知道對方會不會哪天一轉念頭,調轉槍頭回來自己來當這個淮南王的位置,這種事情在那時候實在是再正常不過的。

“不錯,不錯!咱們再在火上添一把柴,散布些謠言,便說王茂章那廝要自己當淮南王,才頓兵不戰,和咱們大王暗中議和,割取宣、常、潤三州,換取鎮海軍的支持。因為陶雅是外人信不過,才把他踢到徽州去了。”陳允臉上一副恍然大悟的樣子,連珠炮一般地說出許多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