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信任(二)(第2/2頁)

範思從看到楊渥在上首來回踱步,臉上陰晴不定,顯然正在思量應當如何處置,趕緊上前道:“大王,這些都只是一面之辭,並無王宣州直接勾結呂方作亂的證據。當年那呂方乃是淮南部屬,王宣州與之有舊誼也是正常的,可千萬不能一時沖動呀!”

陳潘在一旁卻是意見相左:“範長史,話可不能這麽說。信上的簽字畫押你也都看見了,十幾人可都是廣陵出去的將佐,怎麽可以說是一面之辭。再說這等事哪裏能弄到十拿九穩的證據,等到王茂章那廝大兵過了江倒是證據確鑿了,可那時候就已經晚了。這年頭寧為禍首不為苦主,這個道理你總知道吧!”

陳潘與範思從兩人在那裏掙得不可開交,楊渥卻坐回座椅上,低頭思索,一言不發。陳範兩人見狀,也不再爭論,只是一齊盯著楊渥,等待將主的決定。

“範舍兒,你去請嚴先生來!”

“是!”範思從轉身向屋外走去,心中覺得一陣心安,主公雖然年齡不大,但是也知道多納雅言,這可是個好兆頭。

過了半晌功夫,範思從便帶了嚴可求回來,二人進得屋中,行罷了禮。楊渥便將那書信遞給嚴可求看了,說明了事情原委。嚴可求看罷了信,沉思了半晌答道:“單單從這封信中小人也無法判斷出王將軍的心思,畢竟兵法之道,千變萬化。我等都是局外人,也說不出什麽來。”說到這裏,嚴可求頓了一下,楊渥不由得一陣沮喪,暗想你這廝也說不出什麽新花樣來,正要讓嚴可求退下。卻聽到嚴可求繼續說道:“只是,縱然不知王宣州是否有謀反的圖謀,也是有萬全之策的。”

聽到嚴可求這般說,楊渥不由得精神一振,笑道:“嚴先生有以教吾!”

“不敢!”嚴可求臉上那幾道傷疤抽動了兩下,應該是笑了一下:“在下記得大王曾經任過宣州觀察使一職,先王去世之時,回廣陵又匆忙的很,想必在宣州府庫之中還遺留了不少物件吧?”

楊渥聽了一愣,卻不知道嚴可求為何突然將話頭扯到這邊來了,便隨口應答道:“是有些器具丟在那邊,都是用的熟了的,倒是可惜得很。”

嚴可求笑道:“甚好,大王可遣一親信之人,到王宣州處,以為府院使,督領財物糧帛出入,便說將府庫中的舊物用的熟了,要取回廣陵用便是。”

楊渥聽到這裏,不由得一愣,他也知道嚴可求這當口絕不會讓他去向王茂章要那些雜物,其話語中必有深意,只是皺眉苦思,過了半晌,楊渥猛然擊掌贊道:“好個妙計!嚴先生果然好辦法!”

這是陳、範二人還沒有轉過彎來,看到楊渥已經猜想出來了,只得詢問嚴可求。嚴可求笑道:“其實這事說穿了一文不值,二位都是嫻於軍旅的,應該知道軍無糧草不行。王宣州手中有五萬大軍,每日所消耗的糧秣軍資便是一個大數目,若大王的親信卡住了這個口子,王宣州就是再有本事,又能玩出什麽花樣來呢?”

陳、範二人聽了不由得連連點頭,嚴可求這招其實就是派出了一個控制後勤的監軍,王茂章手中的軍隊除了自身的宣州兵外,還有潤、常二州的州兵,只要能控制後勤權力,王茂章的軍隊調動自然都在那個親信眼中,也就不可能和呂方勾結了。而且楊渥這個要求冠冕堂皇,也由不得王茂章拒絕,這嚴可求轉眼之間就能想出這個辦法實在是一個厲害人物。

“王宣州若是忠心不二,自然不會拒絕大王的要求。不過也不能不防備萬一。”嚴可求壓低了聲音道:“為防止王宣州當真有叛心,大王應當先招一重將,準備停當,如果王宣州有叛心,便立刻先發制人!”說到這裏,嚴可求的聲音裏陰氣畢露,滿是殺意。

楊渥點了點頭,沉聲道:“陳將軍,這次你便去王茂章那邊一趟,若是無事,你便好生輔佐;否則的話!”說到這裏,楊渥頓了一下:“招馬步都指揮使李簡,領精兵五千,屯於城南門外待命!”

“喏!”陳潘斂衽下拜,應聲如雷,目光中滿是興奮和激動。站在一旁的範思從張了張口,還是沒有說話,雙目中流露出憂慮的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