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沖突(第2/3頁)

陳潘看到李簡攔住陶雅,知道已經打不起來了,暗想回去後定要修書將此人的言辭盡數報於楊渥,給他一個好看,定要報了今日之辱。想到這裏他也不願再在府門前讓眾人圍觀,冷哼了一聲便自顧轉身進府去了,李簡見狀也沒奈何,但要勸說陶雅進府議事,陶雅卻是不肯,只是派人收拾了王府上下的首級,小心收繕了自帶出城門外好生安葬不提,自己便回到城外自立一營,一副撇幹凈的模樣。

陳潘與陶雅鬧得不可開交倒也罷了,可淮南軍的求救文書便如同流水一般從常州那邊送了過來,原來在攻取了廣德之後,鎮海軍接著進取溧陽,然後沿荊溪東向,直抵義興城下,切斷了前線的淮南守軍和義興這個後方樞紐的聯系;與此同時沉寂許久的鎮海兵水師也從烏程出發,通過太湖逆東瀉溪而上,不但切斷了義興與後方的水路聯系,而且建立了這支鎮海軍迂回部隊和後方的補給線,這樣一來,義興城中的淮南軍就陷入了兩難的境地,如果不出城擊敗迂回的鎮海軍,時間一久,前線巖砦中的己方守兵必然會因為饑餓而被迫投降,如果出城野戰,迂回的鎮海軍不但已經修建了堅固的野戰營盤,而且有了大量的戰船的掩護,這在河流縱橫的常州太湖之旁,幾乎已經占據了不敗之地,更不要說一旦戰敗,義興城落入敵手,常州境內就再也無險可守,位於常州治所的刺史李遇苦於兵力不足,只能流水般的將求救信使向宣城發過來。身為東南行營都統的李簡沒奈何,只得遣人請陳潘和陶雅商議軍事,畢竟在廣德之敗後,他眼下手中的直屬兵力少的可憐,離開了這兩位手握重兵的大爺,他什麽也做不了。

宣州觀察使府邸,節堂之上,陳潘、陶雅二人分別坐在兩廂首座,部屬將佐隨之列下。陳潘的目光落在左壁上,好似眼前的陶雅是個透明人一般;而陶雅則幹脆擡頭向天,饒有興致的研究這天花板上的花紋,氣氛尷尬之極。隨著牙兵的通傳聲,李簡從後廂走了出來,陳、陶二人起身相迎,李簡見狀,臉上露出了一絲松了口氣的表情,趕緊請二人坐下。三人坐下後,李簡也不寒暄,便直奔主題道:“二位已經知道鎮海軍的消息了吧,如今義興被圍,形勢危如積卵,我輩食君厚祿,正是效命之時,望二位盡棄前嫌,同心對敵,可好?”

“都統請放心,末將渡江而來,便是要在槍尖上取勛賞,如何部署但請都統吩咐。”陳潘大聲應答道,同時他看了陶雅一眼,目光中滿是挑釁之意。

陶雅冷哼了一聲,連話都懶得多說一句,只是對李簡拱了拱手便罷。

李簡見這兩人這般模樣,心裏不由得暗嘆一聲,軍中袍澤卻如同寇仇一般,如何破敵,自己這個空頭都統有啥當頭,如今也只能盡人力聽天命了。想到這裏,他強打精神,高聲道:“鎮海賊兵鋒甚銳,水師尤其精悍,二位以為當如何應對呢?”

陳潘看了陶雅一眼,見對方還是雙目朝天,一副研究天花板的模樣,便起身拱手道:“末將以為,義興不可不救,無義興則無常州,無常州則潤州不穩;無潤州則廣陵危矣!末將部屬皆為淮南精銳,願趕往常州,定然能大破鎮海賊,獻呂賊於都統帳前!”

“無知小兒!也敢妄稱兵事!”

不待李簡回答,堂上便聽到有人冷笑道,眾人的目光一下子積聚到陶雅身上,只見他還是那副看著天花板的模樣,讓人不禁懷疑方才那句話是否是他說出口的。

“陶將軍若是要指教末將軍事,便請直言,小將洗耳恭聽!”陳潘倒是沒有發火,反而持禮甚恭。只是若是觀察仔細的話,可以看到他兩個太陽穴上的青筋跳得厲害,熟識他的人一看就知道這是他暴怒到了極點的征兆。

“廣德失守之後,攻守之勢已經逆轉,我方現在能爭取的只是求個不敗的局面便是萬幸。”陶雅站起身來,走到當中的木圖前,在地圖上一邊指點,一邊解說道:“原先我兵出徽州,王茂章屯兵廣德,這兩地都可以直逼呂方那廝腹心,是以呂方雖然處於內線地位,有兵力的機動優勢,但卻只敢堅守待變,不敢主動出擊。但如今廣德已經陷入敵手,我也不得不退出徽州,其腹心之地已經無虞擔心,大可利用內線的優勢,隨意打擊在我軍的每一個點上,反而我軍外線兵力分散,相互之間的路途也要遠得多,一旦落後一步,便步步挨打,更不要說王茂章現在在呂方那邊,他深曉我軍內情,呂方知己知彼,這仗不打我們就輸了一半。若是按你這般行動,不過是送死罷了!”

陶雅這番話說完,陳潘不禁低頭沉思起來。他畢竟也是楊行密當年簡拔出來給兒子府中,也是通曉兵事的俊才。陶雅的意思很明白,呂方先前為了將兵力集中在烏程、安吉、蘇州等地,相較於淮南軍分部在從常州到徽州綿延數百裏的戰線,兵力要集中得多,而且這些區域地形平坦,有水路相通,沒有大的自然地理障礙,機動的速度要快得多,但是由於廣德和徽州這兩個可以直接兵臨杭州城下的要點都在敵軍手中,主動權操於人手的鎮海兵並不敢發動主動進攻。但是廣德失陷後,局勢發生了劇烈的改變,呂方不但解除了宣州方向敵軍的直接威脅,而且陶雅為了避免被敵軍切斷後路,不得不從徽州撤兵,這樣一來,進攻的主動權就轉移到了呂方的手中,他現在可以利用自己內線的有利地位,攻擊位於外線的淮南軍,如果陳潘去救援義興,呂方可以逐個擊破援兵,甚至可以利用水師優勢,選擇從蘇州與常州的邊境,沿著望亭、無錫、常州江南運河的方向進攻,淮南軍走陸路肯定沒有鎮海兵走水路省力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