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石頭城(第2/2頁)

呂方一面聽著陳允的解說,一面看著周邊地勢,只見遠處鐘山山脈一路向東南逶迤而來,便如同一條巨龍;而這石頭城則如同一頭巨虎屹立在大江南岸,他此時終於明白三國時諸葛武侯曾有對此地:“鐘山龍蟠,石頭虎踞,真乃帝王之宅也!”呂方心中不由得將此地與自己現在的都城杭州比較起來,杭州相較於建康,有重江之險,利於偏安;但如今已經盡得江東之地,廣陵、廬州也是早晚要落入己方之手,將來自己主要的用兵方向無非是長江上遊之地和淮上;如果還是定都杭州,無論是向哪個方向用兵,都顯得保守了點,只是這些年來自己在杭州著實花費了不少人力物力,亂世中民心易亂南安,自己若是貿然遷都,出了一個閃失便是大大的麻煩。呂方在心中權衡兩者利弊,一時間難以決定,不由得站在那邊呆住了。

眾人看到呂方這般模樣,心知主上心中有難決之事,也不敢出言打擾了,便紛紛站在一旁靜候。約莫過了半盞茶功夫,遠處傳來一陣白鷺鳴叫之聲,呂方才猛然醒了過來,暗中嘲笑自己徐溫未滅,淮南未定就琢磨著遷都之事,倒也是太張狂了些。此時一旁的陳允開口問道:“大王方才冥思,定然有所得,微臣鬥膽相問!”

呂方卻不想將心中所想的太早說出口,正想隨便找個理由搪塞,他突然看到城中的荒草,靈機一動笑道:“某家方才卻是有一事不明,這石頭城地勢若是如此緊要,歷代皆為兵家必爭之地,為何如今卻荒廢了?列位卿家可否為某家解惑?”

呂方身後眾人頓時啞然,唯有陳允笑道:“大王是淮上人氏,卻是不知此地滄海桑田之變,這石頭城三國時北側還毗鄰大江,巨浪直拍山壁,那時山下有東吳戰船千艘,山上的石頭城便可掩護水軍;可隨著時代變遷,大江逐漸西移動,到了本朝初年,江岸離峭壁已有一裏有余,石頭城的軍事價值也就減弱了不少,被人廢棄,成為了一座空城。”

“陳掌書果然是好學問!陳掌書大才!”聽罷了陳允這一番講解,一行人無論心中如何想,表面上都是一片贊詞,陳允則盡力裝出一副謙遜的樣子,拱手遜謝,他心中突然閃過一個念頭:主上莫不是要遷都建鄴?陳允本是才智過人之輩,又很是花了不少功夫揣度上意,此時將這幾日來呂方的言行舉止回憶過來一一印證,心中便有了七八分的把握。他心知武進之戰後,鎮海淮南兩大勢力的實力對比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若呂方此番能夠渡江成功,北至淮,南至福建、西至江西鄱陽,東至大海的廣大土地便會統一在呂方這樣一個梟雄手中,這對整個天下大勢都會發生深遠的影響,自己作為鎮海軍的重臣,如果還想要更進一步,最重要的也就是揣度上意,將主上想要說的而還沒來得說出口的話搶先說出來,才能壓倒其他人,坐上萬人之上,一人之下的那個位置。想到這裏,陳允正想著如何將話題轉到遷都這個方面來,此時山下傳來一陣呼喊聲,眾人的視線向山下望去,只見一名將佐正飛快的沿著山路狂奔而來。呂方已經認出來人姓呂名佑,乃是族中的後起之秀,王自生領兵渡江之後,便是由此人暫時代理殿前諸司之位。呂方見其行色惶急,心中不由得一動,暗想:“莫不是王自生在江北戰事不利?”

“稟告大王!周都統有急使來報!”呂佑叉手行禮,從懷中取出一封文書遞了過來,呂方接過書信,拆開細看,剛看了兩行,微皺的眉頭立刻舒展開來,大聲笑道:“浮橋渡江,好一個周安國,我等在這裏遊覽,那廝便已破賊了!”呂方將書信放入懷中,擡頭目光掃過同行人,笑道:“周都統已拿下白沙洲,欲以浮橋渡江,彼言兵力微薄,難以破賊,哪位願領兵去援?”

“某家願往!”眾人的目光一下子聚集在說話那人身上,只見那人魁偉過人,燕頷虎須,正是朱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