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裂土(第2/2頁)

聽了朱瑾的方略,眾人不禁啞然,由於客觀上的原因,呂方和麾下的將領普遍缺乏指揮騎兵作戰的經驗,像朱瑾這種大後方,大縱深使用騎兵作戰的經驗,場中沒有任何一個人有,自然沒有人敢於提出反駁的意見。而呂方本人則在心中慶幸,還好徐溫昏頭了,把手中最強大的一支騎兵部隊派到河流縱橫的江東來,在武進一戰中輸了個幹幹凈凈,否則若是此時淮南還有一支強大的騎兵,在地形要平坦得多的江北,自己渡江之後一定要吃不小的虧。想到這裏,呂方從身後的隨從手中取過酒,斟滿了一杯,呈送給朱瑾笑道:“吾得遇將軍,殆上天以將軍授予,請將軍滿飲此杯,此番渡江而去,若能討滅徐賊,攻破廣陵。本王自當裂土封茅,百代血食不替!”

聽到呂方這番許諾,眾人不由得一陣聳動,呂方口中的裂土封茅乃是古時帝王分封諸侯的一種儀式,先以五色土為太社,然後根據諸侯封國的方位取相應顏色的土壤用白茅包裹,授以諸侯,被封的諸侯便將此土帶到封國,並以此作為社廟的奠基之物。在呂方麾下諸將雖然立功各有大小,但卻無一人獲得這種許諾的,也無怪一時間場中氣氛如此尷尬。

朱瑾的臉上頓時閃過一絲激動的紅色,他上前接過酒杯,仰頭一口飲盡,雙手呈還酒杯,沉聲道:“大王如此厚恩,臣敢不盡心竭力!”

白沙洲,周安國的眼睛裏滿是血絲,連平日裏圓潤的兩腮也凹陷了進來,在他兩天不眠不休的督促下,兩座浮橋已經架設在沙洲和北岸之間。浮橋架設在近百條小船上,船只都用錨錠固定在水面上,以免被江流沖動導致橋面搖動;在船只上架設浮梁,再在浮梁上鋪設橋面。在浮橋的兩側樹有木柵欄以防止淮南軍從上遊用火船攻擊。近千名鎮海軍正在浮橋附近的江堤上修築壁壘,以加強防禦。雖然不知是什麽原因,淮南軍沒有在緊要的關頭發動突襲,但周安國還是不敢放松警惕,已經是從四品高官的他居然沒在船上納福,而是背著一張弓,拄著長槍蹲在北岸的壁壘裏。周安國心裏盼著南岸的援兵早些上來,也好將這差使交接過去,幾乎是沒半刻鐘便回頭向南邊望一望,這兩日下來,幾乎將他那短粗的脖子都拉長了寸許,可傳說中的援兵還是沒有蹤影。

“娘的,聽說大王連裂土封侯的賞格都許下了,朱瑾那廝怎的還這麽慢。讓老子這個水上討飯吃的在這裏苦挨!”周安國看了看天上的日頭,已經過了午時,可江面上卻還是自己那些船只,南岸的運兵船還是沒有蹤影,不由得罵罵咧咧起來。

一旁的副將看了看左右苦笑道:“將軍還是小心些,不然若是有小人傳到大王耳裏,治個‘怨望’之罪就不好了,聽說朱將軍麾下多是騎兵,裝運的船只麻煩得很,多花些時日也是正常。”

“怕他個鳥!”周安國啐了口,可聲音還是小了不少,隨著呂方地位日高,威權日隆,手下將佐的心思也漸漸多了。此番出兵以來,呂方不少舉動諸將看在眼裏,也知道主上是故意使用權術,擡舉外來的降將,打破舊有的權力格局,防止某一派實力過大。這在五代之中也是常有之事,李克用、朱溫、劉仁恭這些梟雄,無一不是對下屬極有猜忌之心的人,呂方在這個方面還算是很寬厚的了。但是諸將防備之心還是多了,畢竟天威難測的道理大家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