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9章 進軍(二)(第2/3頁)

“不對,林子裏面有伏兵!”憑借多年以來的經驗,李復民做出了正確的判斷。他立即下令道:“吹響號角,告訴本陣遇到梁賊了!”

幾乎是號角吹響的同時,岸邊的丘陵上的雜木林升起一面紅旗,無數的梁軍從林中湧了出來,發出震天般的喊殺聲,向騎隊沖了過來,沖在最前面的弓弩手夾雜著少量的火銃,開始居高臨下向行軍中的吳軍開始射擊,刹那間,已經有人馬負創倒地,鮮血滲入黃色的泥土中,現出一種奇怪的紫色。

“軍主,咱們先退吧,粱賊人多,咱們先退到本陣去再來收拾他們!”一名都頭大聲喊道,光是現在出現的梁軍粗粗估算便不下三千人,還不知林中有多少伏兵,憑借李復民手下這點騎兵自然是抵擋不住的。

李復民卻沒有立即回答,他冷靜的觀察戰場的形勢,全然不管身旁不時落下的箭矢和彈丸,突然伸手指向右側的一個小高地,大聲喊道:“兩軍相爭,據地利者得勝,我若退往本陣,粱賊當並力攻我,不如先據險地,待機而動!”說罷便當先向那高地沖去,身後的吳軍騎兵趕忙跟上。

“甲、乙、丙、丁、戊隊向左轉,離開官道,豎矛!火銃手準備還擊!其余各隊變縱隊,在第二線待命!”本陣中呂宏凱嘶聲喊道,當他得到了前哨的號角聲後,不管有多麽驚訝,他還是盡可能迅速的展開了自己的軍隊。與蠻水平行的官道由於多年車輛人馬碾壓的關系,已經形成了一條低於地面五六尺的深溝,呂宏凱將手下沿著官道平行展開,使之成為了一條天然的壕溝,背後則是洶湧的蠻水,可以保證不會遭到敵軍的迂回,而且也可以確保己方的士卒沒有逃跑的生路,有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效用。

高地上,李復民正在觀察著戰局,他腳下的這塊高地雖然高出江岸不過二十余丈,但在這個河岸邊的小平原中卻是一個視野開闊的制高點,在上面,李復民可以清晰地看到大隊的梁軍從不遠丘陵雜木林中湧了出來,向蠻水邊的本陣壓去。他甚至可以看清吳軍陣前噴出的一股股白煙,那是火繩槍齊射的結果,但是這無法阻攔梁軍的畢竟,顯然敵方在數量上占有相當的優勢。

“軍主,敵我眾寡懸殊,當如何是好呀?”一旁的副將已是臉色慘白,雖然梁軍一時間還顧不上來對付他們這幾百騎兵,但如果本陣潰滅,他們也是死路一條,不說別的,只說主將敗死,隨從各將便是逃回去也至少也是個流三千裏,妻子沒入官府為奴的下場。

李復民強作鎮靜道:“莫慌!敵眾我寡,只有先用計泄其氣,方可與之相抗!”

本陣,對射已經進入白熱化的狀態,在第一線,吳軍排開了八個方陣,在方陣的間隙,則用隨軍的各種車輛,牲畜等一切事物堆在一起,形成了一條簡單的壁壘,火繩槍手在壁壘的後方射擊,而雜役、傷兵等一切無法直接參加戰鬥的人員替他們裝彈。箭矢和彈丸如雨點般相互傾瀉,很快壁壘上便到處插滿了羽箭,白色的尾羽到處都是,便好像下了一場雪一般。陣前的白煙也越來越厚,雙方都無法直接瞄準,因此羽箭和鉛彈都稀疏了下來。人們紛紛探出腦袋,向濃煙的對面望去。

漸漸,前面傳來一陣奇怪的聲響,就好像有無數春蠶在同時吞食桑葉一般,人們互相對視著,從袍澤的臉上看到的只有茫然和緊張。呂宏凱做了個手勢,一旁的牙兵傳令下去,隨著一陣隆隆的鼓聲,方陣中傳來一陣淒厲的“放平槍,下面甲”的喊聲。矛手們合上臉頰上的鳳翅護頰甲,放平十六尺的長槍,鋒利的槍尖指向前方,就好像一頭頭被激怒的豪豬。

這時一陣風吹過,將陣前的白煙刮開了少許,吳軍們驚訝地看到不遠處的官道裏黑壓壓的一片全部都是梁軍士卒,最前面的一排已經爬上來了,相距最近的矛尖不過十余步了。

“放!”隨著一聲淒厲的號令聲,所有的火繩槍噴射出一陣紅光,最前面的一排梁軍身子一頓,便倒了下去,不再動彈。由於發射藥和閉鎖不夠好的緣故,早期火器的彈丸初速無法與後來的步槍相比,所以彈丸往往無法穿透人體,但也因此會把所有的動能全部都傳遞到中彈者的身上,所以被早期火繩槍集中的人往往會內臟迸裂而亡,所以那些中彈的梁軍士卒除非被打中手足,否則一般都是立即死去。

“前進!”隨著鼓聲,長矛方陣開始前進了,方陣中的士卒按照一個節奏,一個步伐緩慢的前進著,後面一排的人將長矛放在前面一個人的肩膀上,由於長槍的長度有十六尺長,最前面一排的士兵可以受到五到六排長槍的保護。和這樣一個恐怖的集體正面對抗是不可能的,雙方稍一接觸,梁軍士卒發出恐怖的喊叫聲,轉身向後逃去,他們從沒有見過這麽恐怖的情景,幾乎每一個人都要同時遭到五到六支長槍的攻擊,鋒利的槍刃撕裂了肉體。殘缺不全的屍體倒在地上,被一只只鐵靴踐踏到泥土裏去,少數倒在地上還在喘息的人,立刻就被長槍的尾刃(吳軍的長槍是雙頭的,尾部可以刺殺攻擊地上的敵人),釘在地上。這些敵人就好像修羅道裏爬出的惡鬼一般,仿佛生來就是為了殺戮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