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5章 說客(四)(第2/2頁)

“呂方這般做自然有他的道理,看來吳兵是一只主要依靠火器的軍隊,騎兵只是起到輔助的作用。不說別的,只看他每年花這麽多錢糧養了這樣一支軍隊,就可以知道這廝絕不會偏安一隅,不然光是這些薪餉就能把他壓垮了,早晚會與之一戰!”李嗣源心中暗忖道。由於古代交通技術條件的局限,像呂方這種遠居江南的對手,李嗣源所能獲得有效信息是很少的,但憑借多年的軍政經驗和敏銳頭腦,他還是立刻從有限的信息中得到了很多有價值的東西。立即便做出了決定,李嗣源擡起頭來,對薛舍兒問道:“薛壯士,安推衙說你現在並無主上,我府中現在還缺一個押衙,你可願屈就?”

薛舍兒心中暗喜,自己花了這麽多功夫就是為了潛伏在這河東首將身邊,他竭力讓自己的面部表情表現出恰如其分的驚喜,斂衽下拜道:“得總管收留,小人敢不盡心竭力,效犬馬之勞!”

漢水流經丹江口後,便與其最大支流丹水匯合,雖然水量大增,但由於地勢平緩,流速反而陡減。平緩的江水滋潤著兩岸肥沃的平原,這便是荊楚文化的發源地——江漢平原。此時已經是暮春季節,蒙蒙的細雨滋潤著松軟的土壤,岸邊的楊柳已經生出了指頭寬窄的葉片,在小丘上,偶爾還能看到些許紅色,那是晚開的桃杏,成群的野蜂和彩蝶,就在這些紅色上面飛舞。

若是在往年的這個時候,平曠的漢水兩岸早已滿是忙碌的農夫,田野裏也會種滿各種各樣的谷物和蔬菜——但是天佑十五年的這個春天就不一樣了。昔日肥沃的土地裏一片荒蕪,往日人煙稠密的市鎮已是空無一人,天空中不時升起一道道煙柱,空氣中彌漫著火藥和屍臭夾雜的味道,那是吳、粱兩軍鏖戰的結果。呂潤性在得知梁軍遣偏師由上遊渡過漢水,攻克武當城之後,立即派出舟師逆漢水而上,發起突襲,焚燒摧毀了梁軍的橫跨漢水的浮橋,切斷了已經渡河的王彥章和北岸梁軍主力的聯系。呂潤性本以為別切斷了後路的渡河梁軍要麽想方設法返回漢水北岸,要麽全力恢復浮橋,重新和北岸的主力建立聯系。但接下來所發生的一切完全出乎了吳軍首腦的意料。均、房、襄三州那些畏懼吳軍的地方豪強們看到渡河的梁軍,感覺到風向轉了,紛紛起事,聚集部曲部屬並斬殺縣城中的少量吳軍守兵,並向王彥章所領的梁軍別部輸誠送款。從中得到了糧食、民夫還有向導的王彥章並沒有急著向襄州靠攏,解襄州之圍,而是對前來投誠的豪強大發告身,且分兵向南,兵鋒一度逼近襄州和荊南之間的重要關隘——荊門軍,嚇得留守江陵的韓家進連連向呂潤性發出告急文書,後方不穩的吳軍只得從鄧城前線抽出部分兵力,由陳璋統領,想要先將渡河的梁軍別部消滅——至少是將其驅逐回北岸,撲滅側後方的叛亂,但此次的王彥章一反往日剽悍勇猛的作風,只是派出部分輕騎與吳軍交鋒,主力卻始終飄忽不定,身處四周充滿敵意的環境,缺乏足夠情報信息的吳軍陷入了進不得戰,退不得守的窘境。

“都統制。我軍前部已經占領了前面兩個村落,但百姓都已經逃散光了,也沒有找到梁賊!足跡向西去了,應當如何處置?”軍帳中李復民對坐在上首的陳璋稟告道,此次出兵,屢立戰功升遷極快的他已經是陳璋手下的騎將了,他剛剛領著踏白騎隊占領了位於十余裏外的村落——根據情報和足跡,有一支大約三百人的梁軍騎兵昨夜留宿在那村落中。這支騎兵剛剛在兩天前突襲過一個吳軍運糧隊,焚燒了三千余石糧食還有很多的幹草,還殺死和俘獲了三百多民夫和許多牲畜,這對於後方已經是春耕季節,人力物力漸漸吃緊的吳軍來說是切膚之痛。

“嗯!”陳璋的臉上一片木然,仿佛方才李復民口中說的是:“吃了嗎?熱嗎?”之類的閑話,只是靜靜地看著眼前的地圖。李復民也不多言,只是恭謹地站在一旁,等待著陳璋的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