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佞臣(第2/2頁)

“你回去後告訴霍都督,不要在乎士卒傷亡,明天中午前一定要把塗冉塞攻下,知道了嗎?”

“喏!”那傳騎應了一聲,便又磕了一個頭,用小碎步倒退著下了大堂。朱友貞低咳了一聲,對兩旁的群臣問道:“列位愛卿,如今我軍戰事不順,若有什麽高見的,快快說來!”

堂上並沒有人回答,雖然這些隨同朱友貞一同南下的臣子們有不少都是朱溫留下的有能之人,但面對吳軍這樣一個從未見過的敵人,他們一時間也拿不出什麽有效的辦法來。朱友貞見狀,臉上不禁露出了失望的神色。

“陛下,微臣有些許陋見!”

朱友貞驚喜地擡起頭,只見說話那人白面長須,滾圓的臉龐就好像一塊發酵的很好的面團,卻是梁帝的小舅子,此次梁軍名義上的統帥——觀軍容使張漢傑。

朱友貞的臉上閃過一絲詫異,自己這個小舅子的本事他其實心裏也有數,攬功貪賄是一把好手,領兵打仗那就不敢恭維了,若非自己夾囊中實在是沒有信得過而且有能力的人,哪裏輪得到他去當這個觀軍容使。這樣一個人在軍議上發言,倒是少見的很。

“張愛卿請說!”朱友貞說道,隨即他壓低嗓門提醒道:“此乃軍國大事,汝請慎言!”

“微臣曉得!”張漢傑低聲答道,隨即他高聲道:“以微臣所見,如今之計應當退兵,現在情況很清楚了,吳賊城防堅固,難以猝下,繼續硬攻,不過徒然多死人罷了。陛下此行帶來的都是百戰之余,若是傷損多了,拿什麽去抵禦河上之寇?拿什麽保衛汴京?”

“這個!”朱友貞聽到這裏,不由微微一愣,出乎他的意料,張漢傑的意見雖然說不上十分高明,但也中規中矩,在眼前的形勢下也是一條出路,這和他平日裏的昏庸模樣倒是大有長進,只是這等重大決定自己倒是不能一開始就定調子,還是先多聽聽其余臣子的意見為妙。想到這裏,朱友貞對張漢傑點了點頭,道:“張愛卿你先退下吧!你們以為如何呢?”朱友貞對其他臣子問道。

張漢傑退回了行列中,他低下頭,好不讓旁人看到自己臉上得意的笑容。如果說這些天來梁軍最開心的那個人,那一定就是他張漢傑莫屬了。雖然梁軍屢攻吳軍壁壘不下,損兵折將,但自己的死對頭所獻的方略在現實面前撞的粉碎,這難道不是一件大喜事嗎?此役之後,那個王彥章從漢南輸了個灰頭土臉回來,還能像以前那樣手握重兵,橫行霸道嗎?自己也再也不用擔心這廝領著兵殺進汴京城找自己的麻煩了,不,到那時候自己想要弄死這個不合時宜的敗軍之將,還不是跟捏死一只螞蟻一般,若非現在在大堂之上,張漢傑幾乎要笑出聲來。

這時李振走出行列,沉聲道:“陛下,老臣以為不可退兵。依照先前擬定的軍議,陛下領大軍圍攻樊城,王將軍領兵在漢南伺機解襄州之位,兩軍夾攻吳賊。若陛下獨自退兵,那王將軍在漢南便是孤軍深入,必敗無疑,吳賊便可並力於漢北。襄州之圍不解,城中守軍糧盡之後也只有出降,那時主客之勢轉易,只怕荊襄之地便為吳賊所有,那時彼北可直上河洛,西可進取關中,只恐中原雖大,無一安枕之地了!”

“李公所言甚是!”朱友貞點了點頭,李振的話已經將退兵的危害剖析的十分分明,一旦荊襄落入吳軍手中,不但使得整個長江中下遊都落入吳國手中,吳國再也不用擔心自己的腹心區域遭到上遊敵軍的進攻,而且荊襄本身也是一個極為重要的跳板,從那裏出發可以直接打擊到關中、宛洛、淮蔡等地,在失去了河北之地之後,梁國幾乎所有的腹心區域都直接暴露在吳軍的打擊下,荊襄落入吳國這樣一個強敵的手中,對於梁國來說幾乎就是亡國的代名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