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降臣(第2/2頁)

“殿下!”敬翔微皺了一下眉頭,低聲道:“那李嗣源也是打老了仗的,這些老臣看出來的,他自然也看得出來,只恐其一穩住了汴京的形勢,便會分兵收取四周郡縣,那汴京乃是道路輻輳,水路縱橫之地,無論是到河洛、河內、山東、淮北都無名山大川隔限,不過六七日便可到,以當地郡縣的守兵,如何能與沙陀鐵騎相抗?必然望風而降。那時主客倒轉,再想進取中原可就難了!”

呂潤性點了點頭,但看他臉上為難之色,顯然還在權衡利害,還沒有下決心。敬翔趕忙繼續勸說道:“殿下所慮無非是沙陀鐵騎精悍,若是兵少了,一旦大軍受挫,後果不堪收拾。但老臣卻以為沙陀兵雖精,但其最可怕之處乃是其本身的那一股子兇悍之氣。彼君臣上下生於朔北之地,習於苦寒,尋思南下,以求富飽,頗有剽銳之氣,是以難當。如今其兵已入汴京,上下所獲何止億萬,將士皆成富家,自保所獲子女玉帛尚且不及,其志氣已盈滿,如何還勘驅使?是以其兵雖眾,但卻不可畏,若能稍挫其鋒,彼部自然退兵。”

聽到這裏,呂潤性與高許對視了一眼,自從僖宗年間龐勛之亂,這數十年間沙陀鐵騎縱橫中原,或為唐皇,或為藩鎮,雖然偶有敗績,但最終都為他們所覆滅,隱然間已是天下第一強兵,吳軍雖然自成軍以來,也未嘗一敗,但畢竟都是在南方,面對的敵人遠非沙陀軍可以比擬的,呂潤性等吳軍將佐雖然嘴上不說,心裏對河東軍都不無畏懼。但聽了敬翔這番解說,心中不由得豁然開朗,正如敬翔所說的,古代北方遊牧民族由於所處環境艱苦,物質貧乏,所以相比起中原百姓來,這些遊牧民族更能夠忍耐饑寒困苦,而且遊牧遷徙生活本身也使得他們有更高的組織性,進入富庶的中原改變自己命運的強烈渴望,加上在戰馬和組織方面的優勢,這些少數民族組成的軍隊往往在短時間內能夠爆發驚人的戰鬥力。但是一旦進入中原,得到了大量的戰利品,他們的欲望得到了滿足,這種驚人的戰鬥力又會迅速衰退掉,這在中國歷史和世界歷史上是屢見不鮮的。亞歷山大大帝在東征時曾經下令燒毀手下士兵獲得的所有戰利品,也是這個原因。

“敬公,此事幹系重大,我須得先與眾將商議,你一路辛苦,先去休息一下吧!”呂潤性對敬翔笑道。敬翔趕忙躬身退下,呂潤性將手下將佐召集起來,將方才敬翔的建議復述了一遍,沉聲問道:“你們也來說說,如今應當如何行事!”

“殿下,末將以為應該北上!”呂宏凱第一個應聲道,他現在才二十四五歲,正是功名心最旺盛的時候,聽得說有這個一個好機會,渾身的血液都要沸騰了:“李嗣源稱帝,必然和晉賊決裂,最多能拿出個四五分力氣來。咱們兵少,他們未必知道咱們兵少呀,再說也就個把月時間,大軍就上來了。殿下提萬人便抵定中原,這是何等的武功呀!”

“不錯!”

“正是,末將願為先鋒!”

呂宏凱的話語就好像一顆火星,將眾人心中的欲望點燃了,艙中頓時熱鬧了起來,每個人的臉上都漲紅了,就要噴出血來一般。呂潤性也不禁被這種氣氛所感染,整個人熏熏然,仿佛灌了兩壺老酒下肚。正當此時,突然有人沉聲道:“微臣以為此事還需商榷!”便好似一盆冷水,澆在眾人頭頂上。

眾人的目光一下子向聲音來處望去,說話的那人正是高許,他已經四十出頭,在一眾年輕的面孔中顯得格外顯眼。

“殿下,這敬翔說的雖然在理,但焉知此人不是將我軍誆過去,和那晉軍做那兩虎相爭,自己做那卞莊子呀!”

“卞莊刺虎!”呂潤性臉色一下子變了,剛剛離開建鄴的他對於這些陰謀伎倆,實在是敏感到了極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