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麻煩(一)(第2/2頁)

“喏!”躺在地上的牙兵們有氣無力地應了一聲。

李從珂跳上戰馬,數名手下趕忙上馬跟了上去。一行人出了門,一路向宮城行去,屍首和焚燒的余跡隨處可見,道路兩旁不時可以看到喝得酩酊大醉的胡兵跨馬橫行,馬背上馱著掠奪來的婦人和財貨,連宮門前皇道兩旁的溝渠也有十幾個打著赤膊的胡兵在飲馬洗浴。

“該死,也太不成體統了,看來是要砍幾顆腦袋好生整治一番!”李從珂口中喃喃低語道,不需要多少見識,也能知道這樣的軍隊是不會有什麽戰鬥力的,若不整治一番,只怕要出大問題。

“孩兒拜見父皇!”李從珂躬身下拜。坐在胡床上的李嗣源站起身來,他面帶笑容,看起來心情相當不錯。

“起來吧!”李嗣源扶起李從珂,他笑著揮了揮手中的信紙,道:“來,你看看!”

李從珂接過書信,剛看了兩行便笑道:“父皇洪福,想不到河上的梁軍竟然這麽容易就解甲歸降了,這段凝還真是無膽鼠輩,五萬精甲竟然不戰而降,朱友貞盡是用的這種鼠輩,豈有不懸梁自盡的道理!”

李嗣源笑道:“嗯,不過若非如此,咱們也沒這麽容易穩住汴京。這段凝領五萬大軍,據守高陵渡,無論是回師汴京,還是投靠晉陽那邊,都是一個大麻煩,現在倒是好了,粱國剩下諸將中就屬他所領兵力最多,連他都降了,其他各地就能傳檄而定了!”原來這高陵渡又名盧津關,位於黃河北岸臨黃縣東南三十五裏,乃是黃河上的要津。梁國在失去了魏博六州之後,和晉軍的前線已經被壓到了黃河,梁國的腹心區域直接曝露在晉軍的兵鋒之下。為了抵禦晉軍的進攻,身為北面招討使的段凝則統領五萬大軍,在此處屯守。晉軍由下遊楊劉渡河,長驅直入,襲破汴京。段凝得知晉軍攻汴京的消息,趕忙由高陵渡渡河,返回汴京救援,前鋒至封丘時得知晉軍已經入城,便頓師於此地,猶豫不決。其實晉軍長驅直入,所有的只是一部分輕兵,只占領了汴京城,四周郡縣還都在忠於粱國的官吏手中,而且汴京城池廣闊,李嗣源現有的兵力不足以無法防守,一旦段凝領軍還攻汴京,只怕城內百姓立刻就會群起應和。那時李嗣源唯有狼狽退出汴京。即使段凝所部呆在那裏什麽都不做,也會像一根骨頭卡在李嗣源的喉嚨裏,讓他難受的要命,現在段凝一下子歸降了,這對於李嗣源自然是個天大的好消息。

李從珂聽到這個消息,心情也立即好了起來,方才在外間看到的那些讓人不快的事情也拋到腦後去了,笑問道:“那父皇以為當如何安置這個段凝?”

“這個!”李嗣源稍一猶豫,笑道:“本來讓他就地當滑州防禦使就可以了,也少些波折,但現在某家登基稱帝,只恐河東那邊有些舉動,這滑州扼守黃河要津,放在這等貨色手中,倒是不放心的很!”

“父皇所言甚是!”李從珂點頭道。在此時李嗣源父子眼中,他們主要的敵人方向已經不是南面,而是位於河東的晉王李繼岌,還有幽州節度使周德威,尤其是周德威,此人善於用兵,麾下精兵數萬,一旦和河東連成一氣,對於根據地在魏趙之地的李嗣源眼裏,就是極大的威脅。所以對他們來說,要迅速的消化梁國的剩余勢力,以抵禦北面來的強敵,至於更南面的吳國,還根本不在他們的考慮範圍內。

“那受降之事便讓你去吧,將降軍中挑選精壯,獨立成軍。這些人和我軍交戰多年,多有仇怨,一個不小心就會鬧出事端來,千萬不可大意了!”李嗣源沉聲吩咐道:“還有,段凝這廝在汴京如有宅邸,你去看看,莫要讓人糟蹋了!”

“孩兒曉得!”李從珂額頭上立刻冒出一層汗來,進城以來這幾日沙陀兵幾乎將汴京翻了個底朝天,多少達官貴人的宅院都成了他們的馬廄,誰知道其中有沒有一家是段凝的,這下可就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