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大進軍(一)(第2/2頁)

“陛下令我等西向,占領洛陽,汝等新投我軍,須得全力奮戰,多建戰功呀!”李從珂沉聲道。

“喏!”兩廂的將佐沉聲應道,幾乎所有歸降的粱將心情都很矛盾,作為一個武人,在這亂世裏升官發財的唯一途徑就是殺人建功,既然已經降了李嗣源,自然要為將來的功名富貴搏一把,這般說來,進軍洛陽是個好機會,但對方真的能像說的那樣不計前嫌,公平相待嗎?

“嗯!”李從珂滿意地點了點頭,猛地站起身來:“兵貴神速,馬上出發!”

在李從珂帶領著收編的梁軍西向的同時,留在汴京的李嗣源得到了一個驚人的消息,梁國原徐州節度使,老臣敬翔突然發出檄文,歸附呂吳,為故主報仇,並聲稱吳國已經舉師北伐,號召梁國其他州郡起兵響應。

建昌宮,大殿之上,李嗣源身披黃袍,端坐在寶座上,氣度儼然:“眾卿家,徐州敬翔起兵之事,你們都以為當如何?”

中門使安重誨出列答道:“敬翔昧於天命,抗拒天師,當以兵討之,以儆效尤!”

李嗣源點了點頭,目光轉向其余人,其余將領也紛紛出列發言,絕大多數人的意見都是出兵討伐,在這一點上眾人都形成了共識,只是出動兵力多少,派遣何人為將還有些爭議,不少晉將都要求出兵,在他們看來,這是個十分輕松的美差:敬翔雖然是有名的謀臣,但他在徐州只是相當於半流放,麾下既沒有精銳的士卒也沒有勇武的將領,而且汴京被破後,徐州守兵必然也是人心惶惶,如何能與剛剛攻破汴京的沙陀精兵相抗衡?至於檄文中提到的吳軍援兵,他們更是沒有放在心上現在已是十月份,秋水已過,河流水淺,不利於行舟,吳軍強大的水師根本無法北上至徐州,在這種情況下,吳軍又怎麽會投入大軍來到一馬平川,利於車騎沖突的徐州呢?就算有少量吳軍北上,也濟不得什麽事。

眾人正在殿上掙得不可開交,突然聽到一聲響,卻是兩旁的宦官敲響了雲板,幾個懂得些禮儀的知曉這是宮中肅靜的儀仗,趕忙停止爭論,回到列中。只見李嗣源沉聲道:“敬翔如此頑冥不化,寡人當親領大軍討之!”

殿上頓時大驚,安重誨第一個勸諫道:“一個老匹夫,如何勞動聖駕,老臣領一軍前往即可,至尊在汴京安坐即可,且待佳音!”

李嗣源笑道:“獅子搏兔亦用全力,徐州乃淮北重鎮,敬翔又是梁國老臣,若是拖延時日,引得周邊郡縣相應,來年呂吳北上,便是大禍。從汴京至徐州不過六百五十裏,可以汴水運糧,大軍徐行,十五日可至,十日破城,十五日返回,算來不過四十日即可,算來河東幽州也來不及出兵,汴京必安如泰山。”

眾將聽到這裏,心知他已經下了決心,只得齊聲應諾!

徐州,經過十余日的行軍,呂潤性率領的三營新軍已經趕到徐州,拜敬翔的檄文所賜,一路上的州縣並沒有抵抗,並且提供了足夠的糧食,泗水兩岸,隨處可以看到正在清理河道的民夫,這是為來年吳軍水師由淮入泗所做的準備,從這一切來看,敬翔的歸降是有誠意的。沿途的風景都讓呂潤性萬分興奮,隨著離戰場越來越近,空氣中彌漫著火藥顆粒和鋼鐵的味道,呂潤性逐漸從先前的那種灰暗情緒中走了出來,那種熟悉的緊張和興奮代替了先前的無力感,他磨掌擦拳的準備應對即將到來的大戰,仿佛一只即將入場的鬥雞,興奮不已。

“降臣敬翔拜見殿下!”

呂潤性看著眼前這個頭發斑白的老人,面容枯瘦,顯得顴骨格外突出,灰褐色的皮膚上滿是老年斑,那件紫色的官袍穿在身上,顯得裏面空蕩蕩的。眼前的這個人就是父親在自己面前屢次提到的那個老謀深算的敬翔?呂潤性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也見過與之齊名的李振,相比起眼前的這個衰頹的老人,李振就要顯得氣度雍然,形容俊雅的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