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相持(第2/2頁)

城外,河堤上大隊晉軍列陣,水面上數百條臨時征集來的木筏和小船,仿佛在等待著什麽。大旗下,李嗣源遠眺城頭,他自小便眼力甚佳,極善騎射,如今雖然已經人過中年,但依然可以看清數百步開外的鳥獸。如今天色已經微明,依稀可以看到遠處的徐州城樓上人頭聳動,大旗飄揚,但始終沒有看到預先約定的得手信號。李嗣源的心頭不禁生出一股焦躁來,他胯下的戰馬仿佛也體察到了主人的焦躁,打了一個響鼻,鐵蹄挖掘著泥土。

“陛下,陛下!您請看!”一名晉軍將佐氣喘籲籲地跑了過來,身後數名士卒擡著一句無首屍體,那屍首濕淋淋,顯然是剛剛從水面上撈起來的,看起打扮,應該是昨夜襲城的蠻兵之一。

“從徐州城那邊飄過來,水面上還有不少,應該都是守兵從城頭上扔下來的!”

李嗣源一聲不吭地打量著那屍首,半晌之後沉聲道:“回營,還有,派三百軍士將屍首收集了,依照粘罕他們部族的規矩火化了,回去後好好葬了,免得讓人說跟著我們落了個沒下場!”

“喏!”

看著大隊回營的晉軍,由於不戰而退,士卒們普遍有些蔫頭蔫腦的。馬背上的李嗣源心頭思緒萬分,自己先前計劃的速戰速決看來是不現實的了,敬翔行事十分老辣,不但掘河淹沒城外土地,而且得到了吳軍的支援。如果自己在這邊拖延不決,只恐河東的張承業和幽州的周德威都會有動作。李嗣源權衡利害了半晌,最後還是決定留下來,先分兵四掠周邊郡縣,征集民夫來修築長圍,排掉城外的積水,準備對徐州進行長期的圍攻;同時派使者前往魏州,讓石敬瑭將霸府遷到汴京,這樣即使周德威或者張承業南下,也有黃河之險可以憑借。只要自己把徐州的事情了了,李嗣源很有自信回師擊退河東和幽州的軍隊,畢竟相比起河東和幽州那等貧瘠的地盤,河南之地要富庶的多,收編了梁軍之後,他手頭的兵力也遠遠多於河東和幽州的兵力,而且幽州山外便是契丹人,初冬正是胡人南下侵掠的季節,周德威能夠拿得出的南下的兵力也很有限。

轘轅關。

朱瑾坐在馬背上,只見眼前的山路曲折,兩側山峰壁立,轉身向一旁洪建德問道:“洪校尉,這裏是何處呀?”

洪建德趕忙答道:“稟告大總管,這裏便是轘轅關了,在往東北走70裏鞏縣了,兩邊便是太室、少室二山,其坂有十二曲,將去復還,故以此得名。”由於熟識道路,又深悉梁軍內情,這洪建德在朱瑾手下頗得寵信,他也極有自效之心,十分殷勤。

朱瑾點了點頭,嘆道:“好一個轘轅關,只是破敗了些,李從珂不知兵,他若在此地留千人把守,我豈能這般容易過此處!”

洪建德笑道:“大總管所言甚是,當年黃巢之亂時,這裏便歷經兵火,未加修繕。朱友貞遷都汴京之後,此地便更受梁軍重視,畢竟梁國的主要的敵人是來自北方!”

“那倒也是!”朱瑾點了點頭,笑道:“這倒方便了我們!”說到這裏,他猛擊了一下馬鞭,喝道:“來人,遣使至周都統處,讓其先驅洛口倉城,據其糧谷!”

“喏!”

宜陽城,位於宜陽縣城東北四十裏,即戰國時韓國之宜陽城,澠池、二崤都在其附近,乃是陜南豫西通道上的一個極為重要的節點。李從珂領梁國降兵占領洛陽之後,分出一步占領孟津,控制黃河渡口之後,打通和河內方面的聯系的同時,自己便親自領大部向西,沿著陜南豫西通道,一路向西,途中的梁國守兵紛紛不戰而降,但宜陽城的梁軍守將卻閉門不降,李從珂只得包圍攻打,但由於器械不足,這宜陽城又十分堅固,打了兩天沒有打下來,反倒死了四五百人,只得暫且停下來,打制器械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