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逃走(第2/2頁)

“好,好!以段公之能,此戰我軍定當大勝!”李從珂聞言笑道:“來人,取酒來!”早有隨從取了一袋馬奶酒來,李從珂倒了兩杯,將一杯遞給段凝,笑道:“段公此去,定當大勝,某家這杯酒,便是為段公壯行的!”

“末將謝過將軍了!”段凝接過酒杯,強裝出一副感激莫名的樣子,將杯中的馬奶酒一飲而盡,不知是什麽原因,他只覺得往日醇厚的酒此時卻變得無比的苦澀難咽。

李從珂待到段凝飲完了酒,便親自送他出賬,領兵去洛陽新城。當段凝的身影剛剛從他的視線消失,李從珂的臉色便立刻變得陰沉起來。

“來人,傳令下去,親軍士卒上馬,直驅孟津!”

孟津,位於洛陽新城東北五十裏,周武王伐紂,至於此地渡過黃河,八百諸侯不期而至,會盟與此,此地以此得名為盟津,後世音訛為孟津,自古以來便是黃河上的重要渡口。對岸便是河陽城,隋唐時在此地建立了浮橋,溝通黃河兩岸,乃是當世第一大橋,乃南北交通之樞紐,渡橋而北,可直上天井關,趨上黨、太原;東北經臨清關,可達鄴城、燕趙;西北入軹關,至河中之晉、絳。地勢極為緊要,自古就有“天下之腰膂、南北之襟喉,都道所輳,古今要津”之說。隨著晉粱戰爭的情況對梁國越來越不利,沙陀鐵騎的兵鋒逐漸靠近黃河北岸,梁軍也在孟津浮橋兩端和當中沙洲上三城上屯紮精兵,以抵禦北岸敵軍的兵鋒。李嗣源破汴京之後,李從珂領軍西向,進入洛陽,守衛河陽三城的梁軍也棄甲投降,由於這裏地勢的緊要,李從珂專門從手中緊缺的兵力中抽出了千人去堅守此地,現在回想起來,可謂是一招妙棋了。

“將軍,讓弟兄們歇歇馬吧,離富平津只有不到十裏路了,再趕下去,就算人撐得住,馬匹也撐不住了,夜裏趕路,摔傷了人可不是開玩笑的!”一名騎士趕到李從珂身旁,大聲喊道。

李從珂看了看四周的騎士,只見一匹匹戰馬身上都已是汗如雨下,雙足顫抖,馬肚子都已經凹陷下去了,這馬是吃草的畜生,最是存不住食,便是吃的再飽,跑上三四十裏路,馬肚子也要陷下去,不說別的,不緊緊馬肚帶子,就容易出事。

李從珂冷哼了一聲,大聲喝道:“好,大夥兒下馬。馬歇人不歇,給馬喂點料,就半刻鐘,喂好了咱們就上路,這個節骨眼上耽擱不得,過了黃河,咱們在好生歇息!”

眾人都是馬背上滾大的,從李從珂現在的表情也猜出了六七分現在的情形,齊聲應諾了一聲,便各自忙著喂馬遛馬去了,那些馬兒早就餓的緊了,看到口糧袋裏的精料,趕忙大口吃了起來,那些騎手們趕忙將坐騎身上的汗水擦去,免得讓馬受了涼,這時候馬的命就是人的命,可半點也輕忽不得。

過了約莫半刻鐘功夫,李從珂見眾人的馬都喂的差不多了,正要打個呼哨,讓眾人上馬趕路。這時北面傳來一陣隆隆的聲響,便好似打雷一般。

“怎麽回事,莫不是打雷了?”

“你可真是個傻子,這可是冬天。哪來的雷!”

“北地裏自然冬天無雷,可這裏是河南,你怎的知道冬天沒雷!”

眾人正吵做一團,李從珂與眾人不同,他可見識過多次火炮的發射,已經聽出這並非是雷聲,而是炮聲,臉色頓時大變。趕忙帶了十來個隨從,跑到高處,向富平津那邊望去,只見黃河岸邊的已是火光沖天,依稀正是河陽三城中南城所在的位置。一陣陣的炮聲從那邊傳來,顯然這南城已經處於圍攻之中。

“點火,開炮!”隨著一陣整齊的號令聲,吳軍的陣地上炮手們依次點燃了引信,炮口噴射出火光和白煙,沉重的炮身隨之後退。一旁的炮手們一擁而上,開始井然有序的清理炮膛,準備裝藥裝彈,進行下一輪炮擊,三百多步外的南城城樓上已是火光沖天,夯土堆砌而成的女墻就好像被狗啃了一般,少了一大段。在炮兵陣地後面,長矛手和火繩槍射手列成空心方陣,正等待著進攻的命令。在方陣的最外側,數百名騎兵正遊弋四周,警戒城中守兵突出反擊。

“再轟一輪,打開城門,就讓短炮上前,換上霰彈,和步卒攻城!”大旗下,吳軍的指揮官下令道,對於進攻這種小城,吳軍已經形成了規範了:先用實心彈清掃城頭,然後讓火繩槍手和短炮用霰彈消滅已經沒有遮掩的城頭守兵,並用密集的火力射殺突出城來肉搏的敵軍,最後打書友開城門,用長矛隊突入城內,殲滅城內守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