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折沖(第2/2頁)

“起來吧!”霍彥威臉上滿是笑容,方才陣前那股子森嚴的殺氣在他身上全然消失了。他指了指火堆旁一個靠近自己的位置,笑道:“山裏天寒,在火堆旁好說話,來人,給他拿點酒來,暖暖身子!”

旁邊的親兵應了一聲,遞了一只皮囊過來,那老軍小心接過,喝了兩口,路上被山風刮得鐵青的臉總算多了點血色,趕忙對霍彥威拜謝道:“小老兒多謝相公賜酒!”

“罷了!今日在這裏碰到也算是有緣,聽說話你是許州那邊口音吧?”

“相公好耳力,小老兒正是葉縣人氏,就在許州邊上!”那老軍答道:“是光化二年(AC899)從的軍,算來快有三十年了。”說到這裏,那老軍突然臉上現出悲戚之色來:“說來老兒在老家還有兩個女兒,一個兒子,聽說吳軍便是由葉縣出方城的,這兵荒馬亂的年頭,也不知道他們安好否!”

霍彥威聽到老軍這番話,心中也不禁有幾分淒然,便笑著安慰道:“據我所知,葉縣並沒有抵抗,吳軍只是經過那邊,並沒有發生大戰,最多征發些糧食,想必你的兒子女兒應該沒有什麽事情。”

聽到霍彥威的安慰,那老軍笑道:“憑相公這句吉言,小老二家中定然無事。”說到這裏,那老二目光流動,轉到一旁那只酒囊便再也不動了。

霍彥威看在眼裏,心知這老軍頗好這杯中之物,本來他就打算從來人口中打聽些梁軍中的消息,見這老軍這般模樣,哪裏會不遂了他的意。霍彥威使了個顏色,早有親兵替那老軍倒了一碗,那老軍趕忙稱謝,一飲而盡,就這般喝了四五碗。那老軍也有了四五分醉意,突然嘆道:“小老兒從軍之時,年歲尚幼,連纏頭都是裏正幫忙才弄好的,這幾十年來風裏來,雨裏去,替老朱家打了不知多少仗,頭發也白一半,牙齒也掉了不少,時日眼看不多了。就是不知道這把老骨頭能不能死在家鄉,和老妻共處一穴,別稱流落異鄉的野鬼呀!”

“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裏人!”老軍的這番話可以說是古代中國軍人的共同心願,中國人思鄉戀土可以說舉世無雙,死不怕,但就怕死後屍骨不能還鄉,入得祖墳,成為無人祭祀的孤魂野鬼。有無數詩詞詠嘆此事,也引起了無數古代中國人的共鳴。霍彥威也不例外,聽到這裏,饒是他一門心思憋著想打探消息,也本能的勸慰道:“我此番來便是為了與賀總管商議止幹戈成玉帛之事,若是成功,你便可回鄉安享晚年了!”

聽到這裏,那老軍眼神一亮,笑道:“那敢情好!若是能看到我家後院的那棵老桑樹,小老兒便是馬上死了,也心甘情願!”

說到這裏,霍彥威趕忙打起精神,向那老軍詢問梁軍的消息。原來汴京陷落之後,河東張承業遣將領兵進攻河中,企圖奪取黃河以東的大片土地。賀緕自己領關中之兵渡河抵禦晉軍的進攻了,當他得知李嗣源遣兵進攻洛陽,無力出關抵禦,只得下令守軍加強對函谷關的防禦,抵禦即將到來的進攻,他所在的這支兵也是臨時抽調出來,剛來到函谷北道不久的,由於這裏時間緊迫,道路失修,軍中糧秣,醬菜,衣賜都不是很充足,想必梁軍也以為關外的敵人應該從較為易行的南道來,所以主要的資源都給了南道,對於北道的這支兵就薄待多了,對於這種情況,守兵頗有怨氣。

聽了這些,霍彥威對於那守將牛存的印象倒是好了許多,雖然受到薄待,函谷北道也不太可能有敵軍過來,若是平常人可能就懈怠了,但他還是小心謹慎的修築了完備的工事,手下兵卒也統領的不錯,倒是一個可以造就的人才。至於守兵中的這種怨氣,倒是可以利用一把。

想到這裏,霍彥威笑道:“這麽說倒是生受了這些豬羊了!來人呀!”霍彥威轉身對身後的親兵道:“你去取兩百貫錢來,給這位帶回去,就算是這些豬羊的償值。還有,每個送羊來的弟兄也送他們兩貫錢,去買件過冬的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