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錯過(第2/2頁)

李嗣源嚴厲的語氣讓還有些不服氣的石敬瑭閉住了嘴。其實他心中還有一個沒有說出口的原因,東路吳軍這般西進一個很大的可能性是和西路匯合,若是兩路吳軍是相向而行,自己領軍追擊就很有可能和兩只已經匯合的吳軍打一場遭遇戰,這是他很不願意的,因為越是向西,自己的補給線就會被拖得越長,只要戰事數日間無法結束,在他身後的那些州城中已經歸附吳國的粱將就會群起而攻之,這可不是什麽好結果。與其這般,還不如先退回汴京,尋機再戰為上!

“傳令下去,退兵返回汴京!”李嗣源立刻下了命令,在這個時候,最忌諱的就是猶豫不決,大軍曝露於外,遠離自己的補給基地,多呆一日就多一日的風險。

“喏!”傳令兵的聲音有點有氣無力,這也怪不得他,這般興沖沖的撲過來,卻撲了個空,任誰都會泄氣的。

鄭州,秦屬三川郡。漢屬河南郡。晉泰始二年,分置滎陽郡,一直沿襲至隋開皇初年,改為鄭州,其後雖有變革,但之唐乾元初年,定為鄭州,其地州雄峙中樞,控禦險要。正好位於洛陽和汴京這兩個中原的重鎮的中間,名聞天下的虎牢關、便在鄭州轄內。朱瑾實現了對洛陽周邊要點的控制之後,便以主力屯守洛口倉城,前出一軍擊退了占領鄭州的少數敵軍,將這個重鎮控制在手中,使之成為吳軍東向的重要跳板。

城中府衙,已經破敗的不成樣子,晉軍的撤退時,將其中稍微值錢的東西全部帶走,剩下帶不走的也全部敲壞砸碎了,還放了一把火,幸好吳軍也不慢,才沒讓火勢蔓延開來,但即使如此,府衙也裏也只有偏院的幾間屋子有完整的房頂的,而吳軍前軍統帥牛知節的幕府便在這裏。

“你的意思是晉賊已經大舉南下了?”

牛知節的臉上滿是不相信的神色,近二十年的軍旅生涯在他的額頭上刻下了一道道深深地溝壑,而懷疑仿佛洪水一般,都要從這些溝壑裏面漫了出來。

“這怎麽可能?若以輕兵急進,這裏到汴京不過一日一夜的路程。在我後面還有朱相公的十余萬大軍。李嗣源竟然領大軍南下,他就不怕被我軍端了他的老巢?”

擔任哨探的校尉昂首答道:“小人不知這些,但的確汴京的敵軍大舉南下,光是行軍的行列便綿延二十余裏,這是決計騙不了人的,將主請明鑒!”

牛知節點了點頭,這個手下已經跟了他十余年,平日裏行事一向穩重可靠,再說這麽大的軍事行動是瞞不了人的,不說別的。光是轉運糧食軍資的民夫和船隊,帶起的煙塵,隔四五裏外就看得到,難道李嗣源當真失心瘋了,丟掉自己老巢去打西路吳軍,殿下可也在軍中,還是趕快轉告朱總管的好!

想到這裏,牛知節已經做出了決定,大聲下令道:“你再多派探騎,再去好生探察一番,無論如何也要把敵軍的動向搞清楚!”待到那軍官退出屋外,牛知節招來在外等候的掌書記,口述起給朱瑾的信箋來:“今得前鋒哨探所報,賊似有大舉南下犯我西路軍之跡象,末將已多遣遊騎打探,若得實情,當立即上報。如今如何行止,乞總管明示!”

信箋寫好後,牛知節看了看,沉聲下令道:“你再抄一份,一份留底,一份你親自走一趟,送往洛口倉城給朱總管,記住,一定要有拿到回持!”

“喏!”還有些不明白的掌書記應答道。

那掌書記出發後,牛知節便扳著指頭,等待著上面的指示,可朱瑾那邊的指令沒有回來,倒是打探敵軍軍情的探騎一個個回來了,所有的情報都說的確兩日前開始,駐守汴京的敵軍大舉南下,其數量不下十萬。也就是說,對面的汴京城,已經是十分空虛了。

“該死的,洛口倉城還沒消息過來?”

這已是今天牛知節第五次催促了,可從他用過朝食算起,才就將將過了一個時辰而已,侍候的牙兵都看出將主的心焦,分外小心,免得將邪火惹來自己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