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京事變”

1856年9月,洪秀全密令韋昌輝、秦日綱(有史料說秦日綱並沒有收到洪秀全的密令,是被韋昌輝拖下水的)領兵回京救駕。韋昌輝積極響應,率精兵三千急進,與秦日綱在天京城外會合,在陳承瑢的接應下,趁夜色掩護秘密進城,突襲東王府。

楊秀清根本沒有做好被殺的思想準備,一代梟雄就被誅於睡夢之中!

照理說,楊秀清完蛋了,洪秀全本應該很開心,但洪秀全實在是難以高興起來,因為楊秀清的人雖然死了,但他的專權精神並沒有隨之而去。韋昌輝同志完美繼承了楊秀清的專權和囂張。

韋昌輝殺掉楊秀清之後並沒有收手,反而繼續高舉屠刀,又殺掉了近兩萬人。

當然,他說自己是在從事光榮的平叛事業,他殺掉的都是楊秀清的人,是反賊。

只不過,定義誰是反賊的權力,掌握在他韋昌輝手中。總之,他說誰想造反那個人就必須想造反,他想殺誰就殺誰。

許多得罪過韋昌輝的同事沒有死在清軍的刀下,卻死在了自己人手中。

韋昌輝既沒有在殺人之前請示洪秀全,也沒有在殺人之後通報洪秀全,這令洪秀全很是擔憂。

好在石達開是個好同志,洪秀全正擔心韋昌輝成為下一個楊秀清,無人可制,石達開就送上門來了。

石達開為表誠意,只帶了幾個隨從回京調解,讓韋昌輝不要濫殺無辜。

韋昌輝在回復石達開之前做了一道算術題,當年的六人領導班子,馮雲山、蕭朝貴戰死,楊秀清被殺,現在只剩下洪秀全、韋昌輝自己和石達開三個人,如果再減去一個石達開,那麽他韋昌輝在朝堂上的視野將是何等開闊!那麽他韋昌輝的表演舞台將是多麽的寬廣!

被更高的地位、更大的權力沖昏了頭腦的韋昌輝給了石達開一個很特別的答復:我要殺掉你,除掉你這顆絆腳石!

意外發生了,石達開因其完美的生活和工作作風在平時深得人心,於韋昌輝率領大部隊包圍翼王府之前,在眾人的幫助下趁著夜色逃離天京。

深沉的夜色完美隱藏了石達開的逃跑路線,卻掩蓋不住天京城頭韋昌輝氣急敗壞的怒火,暴怒燃盡了韋昌輝本就不多的理智:我韋昌輝殺不了你石達開,就先殺掉你在天京的家人收點利息!

韋昌輝這一念之間的沖動就斷送了他的生機。道理很簡單:

一、不殺石達開全家,石達開不一定會揮軍反抗;你殺人全家,石達開揮軍反抗是一定的。要命的是,石達開不僅手下很多,而且戰鬥力也很彪悍。

二、殺石達開全家會讓更多的人站在石達開那一邊。

三、殺石達開全家不如軟禁其全家,要挾石達開,給自己留一條退路。

韋昌輝連這麽簡單的道理都想不明白,只能說他已經瘋了,瘋子做事是不需要理由的。

逃得一命的石達開還沒來得及享受劫後余生的喜悅就收到了全家被殺的噩耗。

韋昌輝,不報此仇,我石達開誓不為人!

石達開迅速揮師進逼南京,要求洪秀全誅殺韋昌輝以謝天下。

韋昌輝本來想抓住洪秀全來個魚死網破,但石達開陳兵城外,城裏的軍民也已經恨透了他這個殺人狂魔,外有雄兵,內有群眾基礎,韋昌輝豈能成功?

不出所料,韋昌輝造反失敗。

結束了,一切都結束了,玩火者必將自身葬送在烈火之中!

接下來,洪秀全以叛亂的罪名殺掉了韋昌輝、秦日綱和陳承瑢三人,給楊秀清平反,並在名義上讓石達開總理政務,但實際上提拔自己的兄弟們為王,處處挾制掣肘石達開。

1857年,深感自己不受領導信任的石達開,不願因權力鬥爭引發窩裏鬥的悲劇重現,遂另起爐灶,帶兵“遠征”不歸。

六年後,石達開轉戰四川,被大渡河百年不遇的提前漲水所阻,疲憊的英雄就此走上末路。

前有天險,後有追兵;苦戰不勝,兵敗被俘。後遭淩遲大刑,結束了他那燦若流星的一生,時年32歲。

面對淩遲的痛苦,石達開一直默然無聲。他一世風華,慣看秋月春風,再多成敗,到頭來也不過是一場空。

一聲嘆息,唯有以酒祭英雄。

……

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了,太平天國從此由盛轉衰。

這就是“天京事變”,又稱“楊韋內亂”。

有很多人對洪秀全把叛亂的帽子送給韋昌輝卻給楊秀清平反的做法感到不解,其實只要你站在洪秀全的立場上,就很容易理解此事。

道理很簡單,楊秀清有天父下凡的“特權”,信眾深信不疑,如果天父下凡的楊秀清被定性為謀反,那麽天父之子下凡的洪秀全又算什麽?如此一來,太平天國的合法性恐怕就要動搖。

更何況楊秀清本非直接死於洪秀全之手,而韋昌輝的形跡又太過猖狂,眾人與洪秀全均容納不得,所以事後的處理必然是順水推舟地將一切責任推到韋昌輝身上,繼續肯定楊秀清並利用其死後的剩余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