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亡之路

八國聯軍攻入北京,得了間歇性失心瘋的慈禧太後此時也意識到:義和團不僅滅不了洋人,還連累自己差點被洋人給滅了。

但一切都晚了,她只能開始人生中的第二次逃亡。

第一次是第二次鴉片戰爭年間,英法聯軍攻陷北京,還是懿貴妃的慈禧隨著丈夫逃往承德。不想人生的經歷竟有重現的時候,這一次,已是老女人的慈禧帶著光緒皇帝、皇親貴族倉皇逃出了北京城,一路西行,不知何時何地才能駐足!

走之前,慈禧終於以她擅長的方式搞定了婆媳關系。

在爾虞我詐、鉤心鬥角的深宮之中,唯一給予了光緒男人尊嚴的珍妃,在光緒最為仿徨的時候,給予了他溫存與激勵的珍妃,被慈禧命人推到水井之中淹死。小姑娘時年25歲。

身為一國之君,光緒竟然不能做出任何的反抗,這又是怎樣的痛苦,從下面這首詩裏,我們或許能夠感受到光緒的悲涼:

金井一葉墜,淒涼瑤殿旁。殘枝未零落,映日有輝光。溝水空流恨,霓裳與斷腸。何如澤畔草,猶得宿鴛鴦。

光緒悲傷、痛苦,又或許是出於其他的什麽原因,他忽視了一個機會。

其實光緒原本可以趁此良機重掌大權的,但可能因為上述的種種原因,錯失了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當時,光緒不跟著慈禧逃跑完全可行,他可以藏在宮內或者宮外某隱秘處,等慈禧逃跑後再出來,就能重獲自由了。慈禧在情急之下,不可能有精力去尋找光緒,即便慈禧想查,太監宮女跑的跑、逃的逃,她讓誰查?

光緒只要等慈禧逃出後,出面會見列強,鑒於列強當時恨不能剁了慈禧,他一定能在列強的支持下重掌大權,那麽他就活了,中國歷史就有可能改寫。

可惜這一切只是假設。

言歸正傳,慈禧等人一路恓恓惶惶。

這時候,有兩個人給了慈禧一些感動。

第一個人叫王文韶,時任軍機大臣。

在聯軍即將攻破北京時,王文韶見機不妙,情勢緊急之下什麽家人之類的全顧不上了,趕緊跑吧!在逃跑之際,他才想到軍機大印還落在軍機處呢,沒了它,慈禧太後發布的命令恐怕效果不佳啊!

此人冒著生命危險潛回軍機處,帶走大印。逃亡的路上也不敢騎馬——騎馬目標太明顯了,被聯軍一槍崩了怎麽辦?沒辦法,只能徒步奔跑,以七十高齡的蹣跚步伐居然硬生生地追上了慈禧的逃亡大部隊!拋卻忠心不談,就這等身體素質,他完全可以參加馬拉松比賽!

第二個人雖然是文職,但本質上還是武將,他叫岑春煊。

要說這時候還記得慈禧的武將真的是不多了,除了榮祿大人比較忠心,毛遂自薦留下來打遊擊殿後外,其他人都是能躲多遠就躲多遠。

但遠在天邊的甘肅布政使(甘肅省主管民政的副省長)岑春煊在知道慈禧逃亡的消息之後,立刻帶著一幫兵丁遠道舉師勤王,終於在半道趕上了風餐露宿的慈禧一行,隨後一直護衛慈禧,自稱慈禧老佛爺的“看門惡犬”,並順道跟李蓮英同志建立了深厚的“革命友誼”,兩人成了絕對的鐵杆。

上述兩個人給了慈禧繼續逃亡的勇氣,行行復行行。可惜,逃得太急,銀子沒有帶夠,吃的東西更是早就沒有了,怎麽活下去?

這時,躲在一旁觀察了慈禧很久的袁世凱出場了。自從得知慈禧出逃後,袁世凱便開始密切注意慈禧的行蹤,等待著一個絕佳的表現機會。

現在慈禧即將餓死,是時候出手了!

該出手時就出手,袁世凱一出手就是二十五萬兩銀子以及相當夠用的日用生活品。後來,袁世凱又陸續給落難的慈禧送了很多財物,袁世凱雪中送炭,直把慈禧感動得躲到一邊老淚縱橫。

袁世凱如此處心積慮,當然是想跟領導修復關系。袁世凱在“戊戌變法”和“東南互保”中,兩次都違背了同一條官場潛規則:沒有跟領導慈禧同心同德。所以袁世凱必須瞅準這個時機,臨危救主,扳回印象分!畢竟官場風雲變幻莫測,新陳代謝速度很快,要想長盛不衰,就得跟領導搞好關系。

慈禧有了吃、有了穿,終於有了心思、有了體力幹了三件事情:

第一件事情,正式下詔取締非法組織義和團,並對其實行殘酷鎮壓。

第二件事情,決定暫時就蝸居在西安,等哪天洋人不追究她的責任了,再搬回頤和園。

想讓洋人不追究責任,這很難,慈禧現在是列強欽點的頭號戰犯,是首惡,估計列強把她煮了吃的心都有!

可如何才能不讓八國聯軍追究她的“首惡”責任?慈禧與首席參謀兼貼身侍衛李蓮英一起開動腦筋,想了一個不是辦法的辦法:把我們中國最好的東西給列強,討得列強的歡心,爭取寬大處理(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慈禧《罪己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