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殺時代

在章太炎等人四下反對孫中山的時候,汪精衛、胡漢民這兩個個體戶不像那些小團體有那麽多的心思,而是一直對孫中山忠心追隨,逃到了越南、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等南洋各地鞍前馬後,竭盡赤誠,成為孫中山最為信賴的親信。

因此,孫中山一聽這個自己最為信賴的手下要去搞刺殺,就急了:你是革命領導人,怎麽能去做刺客?

汪精衛的好朋友胡漢民也是堅決反對。

對此,汪精衛回應道:革命如同燒飯,需要釜和薪。釜者,不懼水火忍受長期磨煉;薪者卻一時轟烈、瞬間輝煌,汪某願意為薪。

大家見汪精衛死意已決,同時也覺得這確實是挽回革命黨聲譽的不是辦法的辦法,只好同意。

摶沙有願興亡楚,搏浪無椎擊暴秦!

自吳樾刺殺出洋五大臣開始,就不斷有人上演一出出英雄悲歌,如徐錫麟刺殺恩銘、鑒湖女俠秋瑾英勇就義。他們以為這樣個人英雄式的單打獨鬥可以喚醒民眾,可以奪取天下。為此,當時革命黨人中的精英分子,皆醉心於暗殺。

就拿北大校長蔡元培來做例子吧。

1904年,蔡元培叫人弄來一只貓,讓它服用自己配的氰酸,貓中毒而死。後來蔡元培覺得氰酸這種液體毒藥使用不方便,打算將其改造成固體,研究半天之後又感覺炸藥更好,威力也大,於是他開始做炸藥。

蔡元培還認為女人搞暗殺比男人隱蔽,因此他在女校特別注重化學課的講授,以便培養暗殺種子(《蔡元培自寫年譜》、伍立楊《鬼神泣壯烈:清末民初暗殺論》)。

所以,你也不用為汪精衛這麽堅決地求死感到惋惜,畢竟那個年代是一個犧牲的年代、是一個暗殺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