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創紀錄的慘烈直奉大決戰

張作霖VS吳佩孚

孫中山正在狠抓槍杆子的時候,北方的張作霖也在磨刀霍霍。

第一次直奉大戰慘敗後,張作霖進行了深刻的自我批評和自我反省,折騰了許久,他才終於整明白:問題主要出在義氣上。

只有義氣而無組織紀律,可以說是黑社會都存在的問題。而奉系軍權的領導班子中也有不少土匪農民一類的人物,這些人沒有接受過正規的軍事教育,憑借哥們兒義氣打打小規模戰爭還行,但戰爭規模一大,見識和能力就有些跟不上形勢。

相比之下,那些軍校畢業的中青年將領表現突出,雖敗猶榮。像救了自己性命的兒子張學良和郭松齡,要不是這些人力挽頹勢,自己這次肯定要吃更大的虧。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不服老不行!

出於這種考慮,張作霖決定對將領進行大換血。

他也玩起了杯酒釋兵權,給予老兄弟們好吃好喝,就是不給兵權。這之後,張作霖開始重用名牌軍校畢業生、裁軍、整頓紀律,以現代軍事理論為指導對奉軍進行改造,在兩年多的時間裏練成普通意義上的精兵約二十萬。

被他重用的擁有正經軍校學歷的人之中,有三個人值得一說。

第一個人是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畢業的楊宇霆。

此人不僅搞經濟和軍隊建設有一套,還在軍工技術管理方面有專長。他負責建設沈陽兵工廠時,重金聘請外國專家,自行生產步槍和輕重機槍,大大提升了奉軍的武器裝備水平。

第二個人是東三省陸軍講武堂畢業的張學良。

自從上次挨過吳佩孚的飛機轟炸後,記憶猶新的張作霖便放權給兒子張學良,指示對方與時俱進地建立了一支擁有約三百架飛機的空軍,實力遠超直系的空軍。

有了空軍,就不用窩在東北了。不過那時的飛機戰鬥力遠不如今天美軍F系列的戰鬥機,既飛不太遠,火力也不夠強悍,只能錦上添花,不能作為決定性的力量,決定性的武力還是陸軍。

因此,張作霖還要研發陸軍王牌部隊。王牌部隊的領導人選他早就想好了:寶貝兒子張學良和畢業於奉天陸軍速成學堂的郭松齡。

這個郭松齡是唐朝大將郭子儀的後人,而且他和張學良的關系非同一般。兩人結識於東三省陸軍講武堂,郭松齡是戰術教官,張學良是學生。兩人脾氣對路,一見如故,遂結為異姓兄弟。

這樣一來,張作霖就更加放心地將兵權交給郭松齡。

此後,張作霖從人才、武器、軍費三方面重點扶持張學良和郭松齡的部隊。這兩人也不負厚望,他們麾下的部隊完全稱得上是奉軍的王牌。

除了這三個人,張作霖的老部下姜登選、韓麟春的表現也不錯,堪稱大將之選。

張作霖在東北秣馬厲兵的時候,中原的吳大帥也在大搞軍隊建設。

吳佩孚在洛陽屯兵數十萬,日日操練,雄心勃勃。都50歲的人了,仍每天六點前起床,八點到操場閱操,風雨無阻。

值得稱道的是,吳佩孚兩手都過硬,在抓“軍事文明”的同時,也沒有忘記抓“精神文明”。擁有秀才學歷的他,酷愛吟詩作詞,吟到動情處還會落淚,是一名功力深厚的軍旅藝術家。

在他眾多的軍旅詩詞作品之中,最著名的要數下面這首《登蓬萊閣歌》——采用他的偶像嶽飛的《滿江紅》曲調,歌詞雄渾有力,情感豐富,吼起來非常悲壯。

北望滿洲,渤海中風浪大作!想當年吉江遼沈人民安樂。長白山前設藩籬,黑龍江畔列城郭。到而今,倭寇任縱橫,風雲惡。

甲午役,土地削,甲辰役,主權墮。江山如故,夷族錯落。何日奉命提銳旅,一戰恢復舊山河!卻歸來,永作蓬山遊,念彌陀。

吳佩孚的歌詞表面上罵的是倭寇,實際上罵的是與日本相勾結的張作霖先生。通過這首作品,他要讓士兵們時刻牢記“一戰恢復舊山河”的神聖歷史使命,打得張作霖連東北風都喝不上!

吳佩孚在洛陽的動靜太大,以至於驚動了美國《時代周刊》的記者。一通采訪之後,吳將軍創了一個歷史紀錄——首位亮相《時代周刊》封面的中國人。

就連自稱“縱情山水、不問時事”的“逃亡帝”康有為,在逃經洛陽時也寫了一副馬屁對聯湊熱鬧,傍一傍這個實力人物,為自己找個護身符,對聯是這樣的:

牧野鷹揚,百歲功名才半紀;洛陽虎視,八方風雨會中州。

先看“牧野鷹揚”,本是周武王的事跡,被他用來稱頌吳佩孚的武功,老吳看了,會不高興?再看“百歲功名才半紀”這一句,老吳剛滿50歲,才半個世紀就搞定了半個中國,難道康有為的潛台詞是吳佩孚若活到100歲就能統一全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