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驚世對決(第2/4頁)

此時王鳳祥和趙漫這場對決,以長劍對竹棒,可說是君子與乞丐之爭,俠客與隱士之鬥;尊與卑,貴與賤,入世與出世,就在這當世兩大高手和他們所使的兵器中作出殊死之爭,曠世之鬥。

但見二人一劍一棒,來回反復,戰了足有兩個時辰。有時兩人同時搶快,楚瀚在一旁更看不見劍和棒,只見到兩個人和兩個人之間飛旋盤桓的一團劍影和棒影;有時兩人同時放慢,一劍一棒之出,有如打太極一般,慢到極點,攻者一寸一寸遞出攻擊,守者也一寸一寸轉移防守,劍棒尚未相交,便又各自移開。

楚瀚看不明白,心中好生疑惑:“出招這麽慢,守招也這麽慢,這是在做什麽?”他隱約能看出兩人都在運動內息,很可能施展慢招之時,乃是在比拼拼內力,但他自己武功根底十分有限,自也看不懂其中奧妙。

有時兩人的招數又陡然從慢勢轉為險狠,招招搶攻對手要害,刺目、挑喉、戳心、抹腕、斬膝,都是不能不擋避的淩厲攻招。楚瀚只看得手心捏滿冷汗,在他眼中看來再也不可能解救的攻招,場中兩人卻似舉重若輕,毫不費力便擋避了開去,甚至連雙腳都不必移動半點。

忽然之間,二人同時開始施展輕功,奔馳跳躍,從不同的方位攻擊對手。劍招棒招仍是一般快捷無倫,但在身形快速移動之中互相攻擊擋避,招數之靈動變化又有不同,這是在比拼眼急手快和輕功造詣了。

楚瀚在旁只看得心動神馳,心知這二人武功高絕,自己除了飛技略勝一籌之外,其余各種高深武學也僅能領會其中十之一二,只約略看出兩人不相上下,旗鼓相當。

兩人又戰了許久,楚瀚擡頭望向日頭,心中暗暗擔憂:“已經過了兩個時辰,王大俠昨日中了馬山二妖的毒,尚未全數驅出體外,久戰之下,內力若有不濟,情勢將甚是不利。”

但見兩人的招數由快至慢,又由慢至快,從靜止至施展輕功四處快奔,又回復到相對不動,轉眼已到了第三個時辰。此時情勢已甚是清楚;兩人招數功力相當,唯一還能一較高下的,只有耐力和謹慎:看誰能支持得較久而不疏忽出錯。

此時王鳳祥果然因為前一日毒傷未愈,氣勢略顯虛弱。趙漫自已看出,不知他是故意示弱誘敵,還是真正力有不逮,心中尋思:“他在這兒擋路向我挑戰,自然早已作好萬全的準備。他明知這是一場大戰,絕不可能挑在內力不濟時出手。難道他的內力當真輸過了我,激鬥三個時辰便撐不住了?”

他心中懷疑,又試探了數招後,終於決定進攻,使出打狗棒法的淩厲攻招“屠狗真英雄”,刺向對手後頸穴道。

王鳳祥見這招從甚難意料的方位攻來,立即往前一躍,避開了這一棒,但對手隨即攻來的一棒卻已直指他胸口。這招雖甚巧妙,王鳳祥並非沒有見過,但內力不濟之下,再也無法實時躍起避開,只能將真氣聚集在胸口,勉力抵禦這一棒,長劍隨即直攻對手眉心,逼敵自救。趙漫仰頭避開,這一棍卻不收回,棒尖的真氣已襲至對手胸口。王鳳祥驚覺自己體內真氣受毒性所制,竟無法集中,抵禦不了這一棍的真氣,他一個閉氣,悶哼一聲,已受內傷。

趙漫見此招奏效傷敵,終於分出了高下,心中大喜,當即罷手,收棒後退。他雖小勝一招,但對虎俠的武功衷心佩服,抱拳說道:“王大俠,承讓了!”

王鳳祥收劍撫胸,運息在體內走了一遭,知道受傷並不重,但畢竟算是在趙漫手中輸了一招,也抱拳說道:“好說。”

趙漫望向前路,說道:“在下為追尋偷走少林金蠶袈裟、武當七玄經的女子雪艷而來。聽聞她尚有意偷取峨嵋派的龍湲寶劍,正派中人正大舉出動追捕她。王大俠可知她的下落?”

王鳳祥沒有回答,卻再度舉起了長劍。趙漫凝視著他的劍尖,若有所悟,長嘆一聲,說道:“乞丐不過是受人之托,忠人之事。今日得遇王大俠並與閣下過招,痛快淋漓,喜甚幸甚,所願已足。”說完一抱拳,率領丐幫弟子轉身離去。

王鳳祥見他如此幹脆爽快,倒也頗出意料之外,收回長劍,目送著丐幫眾人離去。

待丐幫眾人去得遠了,楚瀚才從樹上躍下,但見王鳳祥臉色甚白,他方才盡全力與趙漫相鬥,體內毒性未能驅盡,又受了內傷,此時已有些支持不住。

楚瀚連忙上前扶住了他,想起數年前在京城見到青幫和丐幫起沖突,肇因就是雪艷偷走了少林的金蠶袈裟,青幫因好奇而來京城瞧熱鬧,丐幫為保護少林名聲而出手驅趕青幫離京。如今這少女仍舊我行我素,不但偷了武當的七玄經,更打算去偷取三絕之一峨嵋派的龍湲寶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