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黃河水患(第2/2頁)

不過他面上絕對不會露出絲毫,因為他看得很清楚,王悅風投向趙光義已成定局,而趙光義要想讓王悅風將一些秘密說出來,必然要給王悅風報仇,對葉塵不利。所謂敵人的敵人就是盟友,當趙光義和葉塵徹底翻臉時,葉塵不管願不願意,都只能成為自己的盟友。為什麽說是盟友或者聯手,因為他已經看出來了,葉塵這樣的人是絕對不會徹底投向自己的。

此時,葉塵徹底否決了於越澤的提議,看著於越澤無話可說的樣子,讓跟於越澤爭了半天,漸漸有些火氣的趙普感覺很是痛快。但緊接著趙匡胤一句話,又讓他心中出現了不好的預感。

“葉塵!趙卿提議通過將黃河水分流成兩河入海,從而使黃河降低水面,使得黃河從此不至於破堤。此法又如何?”趙匡胤又問道。

葉塵想了一下,說道:“此法恐怕也不行,試想黃河分流之後,水面雖然會短時間有降低,但水勢也肯定隨之變緩。而水勢一變緩,泥沙則必定會比以前沉積更多。泥沙沉積越多,那河槽必然增高。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反復累積,到最後恐怕要變成屋上行舟。所以,分流之法,或許可解當年水患,但長遠來看,此法弊遠大於所帶來的利。甚至隨著時間的推移,黃河破堤比分流之前,還要越來越頻繁。”

趙普一聽自己所說之法,比於越澤的挖沙法還要不堪,以他的身份何曾這樣被人否定過。不由臉色有些發燒,特別是見於越澤臉上似笑非笑表情,更是不爽,忍不住瞪了一眼葉塵。

葉塵裝作沒有看見,心裏面則還在盤算著喻清妍的事情,想著待會如何向趙匡胤開口,才不會被後者猜忌,且還不會拒絕。

“那葉塵你有何良策?”趙匡胤不想再聽臣子的爭執,且他感覺葉塵剛才說的有理。所以直接詢問。

有關治理黃河水患的事情,葉塵在後世也聽過不少。後世行之有效的方案只要上過初中、高中,學過地理的,都是知道一些的,主要就是兩點,一是在黃河沿岸,特別是關中、關西、河東一帶黃土高原上種草種樹,增加植被,讓水土不要再流失進黃河之中。第二便是修建大量的水庫。

葉塵略一沉思之後,整理了一下思路,想了一下如何將“水土流失”、“過流能力”和“人造洪峰”這些詞用當世的話,給大家說清楚。

在眾人注視之下,沒過多久,葉塵說道:“首先我給大家分析一下,造成黃河水患的根本原因,然後再給大家說如何治理黃河水患。”

不等眾人多想,葉塵緊接著又說道:“黃河之水,一碗水,至少半碗沙,大家可知這沙土是從何而來?”

眾人沉思,於越澤一聲冷哼,說道:“自然是黃河上遊黃河的支流,將所流經的山川之上的沙土沖刷帶進黃河主河之中,然後順流而下堆積到黃河中下遊。”

葉塵點頭道:“於大人所說是對的,但於大人可知南方雨水十倍於北方,而長江水勢更是遠超過黃河,為何長江中沒有泥沙,更少有決堤?”

眾人目光閃動,若有所思,於越澤一時想不通原因,倒也幹脆,只接說道:“此事老夫不知。”

葉塵眼看眾人思維已經完全被他牽引調動,便說道:“這其中原因,卻是南方樹多、植被茂密,漫山遍野凡是有土壤的地方,必有大量植被。長江流域所過之處,山川之上更是如此,樹木植物的根系牢牢將泥土吸附固定,讓雨水難以沖刷而走,自然便不會匯集到長江之中。而黃河上遊關中、關西、河西的不毛土山太多,一有雨水,便泥水同下,匯入河中。所以,大家若是細心觀察一下,便會發現,凡是山上有草木覆蓋,山間流水便會清澈許多。反之則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