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天子的不滿(第2/2頁)

接下來,趙匡胤詳細的在北方的契丹和黨項諸部看了一會,最後將目光定格在南唐和南漢、大理、吳越之地上面。恨恨地說道:“這四國朕要在五年之內將其變成我大宋江山。”

趙普等人紅著眼睛紛紛點頭稱是。

半晌之後,趙匡胤看著葉塵,指著歐洲地盤,問道:“這些地方地形都是你師傅告訴你的,也不知道你師傅是怎麽知道這些事情的?我大宋對遙遠的西方從來都只有只言片語,而且你說的好像都是真的,至少朕是信了,因為至今為止,你從來都沒騙過朕,你所說的最後都變成了真的。”

天子的話說的含蓄,但探究的意思分為明顯,而這也是歷代天子的通病——疑心病。冷靜之後,對任何事情都會出自本能的進行懷疑。

葉塵只好繼續撒謊:“我那師傅……據我所知活了至少兩百年之久,曾經耗費了整整百年時間周遊世界,且又從我師傅的師傅那裏一代代傳承了一些,所以才逐漸摸清楚了我們這個世界的大概模樣,嗯!雖然不太精確,但是大致範圍不會錯。”

實事上,這幅地圖有些地方的地貌還和現在不同,比如黃河的出海口,長江的出海口,葉塵與看過的當世地圖,仔細的進行過對比,再添加上世界的大概形狀,就成了現在的樣子。

接下來,君臣六人圍繞著地圖咬牙切齒的糾結討論了足足一個多時辰。才再次回歸正題,再次開始討論商議秋汛前今年治理黃河之事。

當然,葉塵之前所說修建水庫之法,沒有人再會懷疑,且就按照葉塵所標示出來修建水庫之處所對應的州縣中尋常合適之地。如今討論的只是進一步細化、分工,比如抽調多少勞役,什麽季節適合施工,得耗費多少財力,由誰人具體負責,朝廷的通令怎麽下發,等等。

上面這些事情敲定之後,於越澤說道:“水庫之法要想建功至少也要明年了,但今年秋汛的防範,當務之急恐怕還是要征調勞役,加高如今現有的河堤。”

“可是如今黃河周邊修建河堤取土越加困難,開封地勢本來就遠低於黃河河堤,不能再從開封下轄縣鎮過多取土石加高河堤。而再往遠處取土、取石,耗費人力、物力、財力必然會比去年又有所增加。”羅公明知道眼前加高河堤已成必然,他具體負責此事錢財所用,所以先將困難大體擺出。

“對啊!開封……的地勢本來就比黃河河床還低。”葉塵心中暗忖,腦海中不由得有一段後世看過的歷史記載,有些模糊的想了起來。

“我記得歷史記載中,在北宋初期,黃河在開封白馬縣決堤,且規模強度是數百年來最大的一次,開封、鄭州地域附近二十多個縣受災,開封城城墻都差點被沖毀,也是自那件事情之後,趙匡胤便一直想將京都遷到洛陽。結果此事還沒完成,便稀裏糊塗的死去。只是這到底是哪一年發生的事情呢?”葉塵皺眉沉思。趙匡胤等人商議如何加高河堤之事,他都沒有聽見。

“啊……”葉塵突然想起一段歷史記載,開寶二年(公元969年)十月,黃河在開封下轄的白馬縣決口,水淹開封、鄭州、滑州等諸州,近兩百萬人受災,一百多萬人被困開封城二十多天,因幾個月前大宋攻伐北漢。開封城內儲糧不夠,開封城內餓死百姓無數,且發生瘟疫,病死無數。這場洪災也被認為是數百年以來黃河爆發的最大一次。

想到這裏,葉塵才不由自主的驚叫出聲。

正在商量黃河河堤加高,所出動勞役和錢財之事的趙匡胤等人被驚動,向葉塵看來。趙普更是眉頭一皺,有些不滿的呵斥道:“朝堂之上,天子面前,怎麽大呼小叫,這成何體統。”

包括羅公明在內,其他三名大臣也是帶著責備看著葉塵。反倒是趙匡胤本來也準備呵斥,可是緊接著看見葉塵臉上的恐慌之色,心中咯噔一聲,突然感到有些不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