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魏王的想法(第2/2頁)

王鑫也知道這一點,所以這些日子在趙德昭面前姿態放得很底,言行舉止甚為恭敬。就算如今事情有了進展,但那也是葉塵的功勞,不過不管是誰找到了證據,最終主持審查案件,完成那殺一儆百之事的,終是他們開封府。趙匡胤讓開封府派人,並指明是推官,便是賦予了其查辦籌集運送糧食中不法之事的權力。否則,趙德昭也沒那麽大的膽子放權給王鑫和胡正一,讓二人嚴刑逼供,並且還將隨自己而來的三百禁軍侍衛中的一百人派給了胡正一和王鑫,用於方便查案辦事。

當然,至於王鑫和胡正一秉持著趙光義的私心,想趁機將趙普一系的地方知府拿下一個,甚至趁機將趙普拉下水的謀劃,時至今日趙德昭心中也已經明白。但為了自己第一次差遣負責的籌集糧食大事能夠順利完成,趙德昭也不得不裝作看不見。不過,在心底深處,趙德昭自然還是更加親近提議給他封王的趙普,對於與他有著更深一層終極矛盾的趙光義,不管怎麽說,他永遠不可能會和其走到一起去。

王鑫立即把葉塵在泗州的發現說了出來。

趙德昭聽了雖然大感意外,但還是極為欣喜,且心中忍不住感慨最終還是葉塵辦成了此事。

便在這時,趙德昭的侍從進來說皇甫同和李佑二人求見。這二人剛才收到密報,說王鑫一臉振奮之色的來找魏王,猜想王鑫找到了一些證據,心中擔憂,便主動來看看。

趙德昭不方便將趙普的人堵在門外,以免讓趙普誤以為他和開封府的人走得太近,所以不顧王鑫的不滿,還是讓二人進來。

在皇甫同和李佑詢問下,王鑫自然冷臉相顧,不會吭聲。可是趙德昭不知是出於什麽心思,卻是將事情又簡單說了一遍。

王鑫自然很不滿,但面對魏王他也不好說什麽,只是臉色有些難看。不過,事已至此,兩邊早已撕破了臉皮,有趙德昭一心要殺一儆百,從而震懾各州縣官、商,以順利完成籌集糧食之事。王鑫也不怕皇甫同和李佑還能夠改變趙德昭的心意。

另外,遠在一百裏外的泗州,胡正一已經去了,皇甫同和李佑就算想通風報信給竇士海,卻也來不及了。或許趙德昭也是想到這一點,所以才說了出來。

王鑫暗自一思索,便已經明白趙德昭的心意,這位魏王殿下是想給趙普示好。無非就是說,該通的消息也給你們通了,該給的方便也給了,若趙普的人再被拉下水,那就不是我的事了。

皇甫同和李佑二人臉色略顯僵硬的恭喜過魏王之後,互視一眼,皇甫同向魏王拱手贊道:“祥符伯幹的好呀,如今這些罪證只要查實,不怕泗州囤積糧食的糧紳不乖乖就範,依在下看來,此事可以交給泗州知府竇士海,由其主持,全力偵破此案。”

王鑫豁然變色,雙眼如刀一般,盯著皇甫同,寒聲說道:“皇甫先生,你別忘了,此次南下,陛下欽差行文中寫的很清楚,有關籌集糧食中的不法案件,都可由我和胡正一具體查辦。”

李佑冷笑道:“我等自開封來,若無本地主官協從,如何辦案?”

他們是趙普的心腹謀士,很清楚竇士海乃是趙普大力舉薦的官員,若是竇士海倒了,趙光義定會安排人借此參劾趙普,所以他們必須要盡力維護竇士海。

王鑫冷哼一聲,說道:“李先生此言差矣,王爺在此地人地兩生,這也不妨。我開封府在地方辦案,自有程序,因為事涉官員,自然要將泗州的觀察使、監察使找來,他們如今正在附近縣、鎮督察購糧事宜。可緊急召回,由他們與胡正一共同查辦此案,而魏王千歲總掌全局。”

宋朝的官相對於其他朝代來說,是比較能夠納入體制的,不管是地方主官還是朝廷派出的欽差,尋常情況下是沒有絕對的專斷之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