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死戰不退華夏衛(第2/2頁)

……

……

桂州城徹底淪陷,伍彥柔最終還是逃走了,且還帶走了八千多漢軍。兩天後宜州情報司情報員傳來消息,伍彥柔去了宜州。

葉塵沒有急著攻取其它地方,而是率領大軍待在桂州,進一步鞏固桂州的政權。

大宋另外兩路大軍也是一路勢如破竹,趙贊帶領東路大軍在吉州之後,又攻下了建州和數個軍鎮。潘美率領大軍已攻下南漢最重要軍鎮芳林鎮,離賀州只有很短的路程了。

龔澄樞見大事不妙,連連下旨急令讓潘崇徹務必要將潘美大軍擋住。因為過了賀州,沿著始興江,一路平原,韶州之後,便可直通漢國京師番禺【今廣州】。

潘崇徹被迫率軍迎敵。

潘崇徹是南漢頗通韜略的一員驍將,在漢軍威望和名氣和伍彥柔不相上下,但他的性格和伍彥柔可不同,不管因公因私,他對龔澄樞等一幫妖道、太監都怨恨在心。

實事上,在此次啟用之前,他被龔澄樞剝奪了兵權,甚至一度下獄。若非是他的家人被龔澄樞劫持到了京師,他此次絕對不會再給南漢朝廷賣命的。

此次,雖然逼不得已領兵上陣,但他內心裏卻只覺得一陣陣發冷。

此時,潘崇徹站在賀州城頭,幾年前的一件往事,突然又出現在腦海裏。

那還是在還在宋乾德二年的時候,有一陣子,陳景元突然心血來潮,傳令讓潘崇徹派兵攻打宋朝的潭州。那時的南漢軍力已十分疲弱,兵甲不治,樓艦失修,人心厭戰,能夠與南越和大理這兩個小國一較高下就不錯了,與宋軍的強軍對陣筒直是天方夜譚。

當時內常侍邵廷瑁對這種情況了如指掌,便向宰相龔澄樞和皇帝劉鋹勸諫道:“漢承唐亂,居此五十余年。幸中原戰亂蜂起,幹戈不及南疆。而因久無戰伐,漢益驕於無事。今兵不識旗鼓,而人主不知存亡。夫天下亂久矣,亂久必治。請宰相大人和陛下飭整兵備,且遣使通好於宋。”

劉鋹做不了主,龔澄樞肯定是堅決聽陳景元的話,他說道:“我大漢地處嶺南,山高水急。宋軍只擅平原作戰,一旦進我山地,便會不知所措。況我有一支威武無比的‘大象軍’,從未見過大象的北宋軍,定會見之喪膽,棄甲逃遁。”

最終龔澄樞就是不聽邵廷瑁的勸阻,派軍攻打潭州。結果卻是引火燒身,被當時的潭州防禦使乘勢反攻,很快便攻陷了南漢的郴州。

龔澄樞此時才不敢妄自尊大,急令邵廷瑁為招討使,屯兵澆口,以禦宋軍。

邵廷瑁率軍到達駐地以後,加緊修築工事,訓練兵馬,積極備戰。

可是,朝中的那些宦官們卻嫉妒邵廷瑁,怕其功高爭寵,便寫了一封匿名信給龔澄樞,誣陷邵廷瑁密謀造反。龔澄樞見信大怒,未經查實,便讓劉鋹下詔賜其自裁。邵廷瑁正在軍中日夜忙碌著練兵備戰,忽然接到朝廷賜死的詔書,不啻晴天霹靂。但他世代為官,篤信“君叫臣死,臣不死不忠”的古訓,當晚便含冤飲鴆而亡。

想起這些往事,潘崇徹只覺得周身寒徹。對這個被妖道和太監控制的昏君,對這些蠅營狗苟的奸臣,他已經徹底地絕望了,他不能再重蹈他的老朋友邵廷瑁的覆轍。前一段時間,南漢國得到宋軍要南伐的消息之後,龔澄樞便要啟用潘崇徹,但潘崇徹假托雙眼忠病,拒絕領兵出征。

龔澄樞雖然心中生氣,但潘崇徹眼睛有些病卻是事實,他這個節骨眼上也不想治其罪,只得改用他人,但隨著大宋東、中兩路輕易便攻下一座州城之後,龔澄樞才又派人抓了潘崇徹的家人,威逼利誘讓潘崇徹出山。